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冬瓜藤

冬瓜藤

《中药大辞典》:冬瓜藤

药材名称冬瓜藤

拼音Dōnɡ Guā Ténɡ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葫芦科槐物冬瓜。夏、秋采取。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肺热痰火,脱肛。

①《日华子本草》:"洗黑酐,并洗疮疥。"

②《纲目》:"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③《本草再新》:"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

④《随息居饮食谱》:"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冬瓜藤

药材名称冬瓜藤

拼音Dōnɡ Guā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Chinese Waxgourd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郑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辩论,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通经活络。主肺热咳痰;关节不利;脱肛;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或烧灰洗。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洗疮疥。

2.《纲目》: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3.《本草再新》: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

4.《随息居饮食谱》: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狗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舌草药材名称狗舌草拼音Gǒu Shé Cǎo别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狗舌草Senecio kirilowii Turcz.

  • 旱柳叶

    药材名称旱柳叶拼音Hàn Liǔ Yè别名河柳、言叶柳、小叶柳(《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旱柳的嫩叶或枝叶。嫩叶(柳芽)春季采;枝叶春、夏、

  • 龟版胶

    药材名称龟版胶拼音Guī Bǎn Jiāo别名龟版膏(《本草正》),龟胶(《本草汇言》),龟甲胶(《四川中药志》)。出处《临证指南医案》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制法取漂泡后的净龟版,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 白杨树

    药材名称白杨树拼音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团叶杨的皮及叶。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

  • 清风藤

    药材名称清风藤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出处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曰:“清风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

  • 萤火

    《中药大辞典》:萤火药材名称萤火拼音Yínɡ Huǒ别名宵行(《诗经》),磷(《毛诗传》),丹鸟、丹良(《夏小正》),即照(《尔雅》),夜光(《本经》),夜照、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吴普

  • 淡秋石

    药材名称淡秋石来源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 鸭跖花

    药材名称鸭跖花来源毛茛科鸭跖花Oxygraphis glacialis (Fisch.)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疏风散寒,开窍通

  • 皋芦

    《中药大辞典》:皋芦药材名称皋芦拼音Gāo Lú别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