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伞杨

伞杨

药材名称伞杨

拼音Sǎn Yánɡ

别名截萼黄槿、恒春黄槿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桐棉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spesia populnea (L.) Soland.ex Corr.[Hibiscus poulneus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桐棉 常绿乔木,高约6m。小枝具褐色盾形细鳞秕。叶互生;叶柄长4-10cm,具鳞秕;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mm;叶片卵状心形,长7-18cm,宽4.5-11cm,先端长尾状,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鳞秕。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5-6cm,密被鳞秕;小苞片3-4,线状披针形,被鳞秕,长8-10mm,常早落;花萼杯状,截形,直径约15mm,具5尖齿,密被鳞秕,花冠钟形,黄色,内面基部具紫色块,长约5cm;雄蕊柱长约25mm;花柱棒状,先端具5槽纹。蒴果梨形,直径约5cm。种子三角状卵形,长约9mm,被褐色纤毛,间有脉纹。花期近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海边和海岸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C19-C33 烷烃(C19-C33 alkanes),羽扇烯酮(lupeno-ne),伞杨还含棉酚(gossypol)。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脑膜炎;痢疾;痔疮;睾丸肿痛;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倍子内虫

    药材名称五倍子内虫拼音Wǔ Bèi Zǐ Nèi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

  • 山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椒草药材名称山椒草拼音Shān Jiāo Cǎo别名塌地草、卜罗草来源荨麻科山椒草Pellionia minima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舒筋活

  • 小杉藻

    药材名称小杉藻拼音Xiǎo Shān Zǎo英文名Fir Algae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杉藻科植物小杉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g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

  • 蓟罂粟子

    药材名称蓟罂粟子拼音Jì Yīnɡ S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夏末果

  • 藿香根

    药材名称藿香根拼音Huò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发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 赤茯苓

    《中药大辞典》:赤茯苓药材名称赤茯苓拼音Chì Fú Línɡ别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出处《本草集注》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

  • 湿鼠曲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湿鼠曲草药材名称湿鼠曲草拼音Shī Shǔ Qǔ Cǎo别名臁疮草、无心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湿鼠曲草Gnaphalium tranzschelii Kirp.[G. uligin

  • 紫背金盘草

    药材名称紫背金盘草拼音Zǐ Bèi Jīn Pán Cǎo别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九味草、散瘀草、散血丹、退血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

  • 黄唇鱼鳞

    药材名称黄唇鱼鳞拼音Huánɡ Chún Yú Lí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鳞片。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avolabiata采收和储藏:捕后,刮取鳞片,晒干。原形态黄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