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论注条。
指夏季生长之气当令之时。《素问·五常政大论》:“长令不扬。”谓夏令生长之气不得发扬。
见《灵枢·肠胃》。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小肠、大肠之分。参见各该条。
见日华子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病证名。指眩运因风痰结聚胸中,壅遏清阳所致者。《医碥·眩晕》:“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儒门事亲·风门》:“凡头风眩运,手足麻痹,胃脘发痛,心腹满闷,按如水声,可用独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
见《黑龙江中药》。为大叶藜之别名,详该条。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指透穴而刺,即一针多穴的刺法。又称透针法、透刺法。其法为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如地仓透颊车,条口透承山,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等。本法为窦汉卿所创。在王国瑞撰的《扁鹊神应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