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竹林女科秘方》。因素体阳盛,孕后过食辛辣,积热于内,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发为带下色赤。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侧柏叶、黄芩为丸,或用侧柏汤(侧柏叶、白术、丹皮、蒲黄、黄芩)。
见世补斋医书条。
见《兽医国药及处方》。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
【介绍】:宋代针灸学家。字叔权,瑞安(今浙江瑞安)人。1169年(乾道五年)进士,曾任澧州(今属湖南)教授。他对当时社会上重方药轻针灸的现象表示不满。遂根据长期临证经验,参照《针灸甲乙经》等书,编写成
推拿方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抚摩两侧胁肋部。有消食导滞,疏肝利气等作用。《厘正按摩要术》:“摩左右胁,左右胁在胸腹两旁肋膊处,以掌心横摩两边,得八十一次,治食积痰滞。”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背的一种。因症见多处肿焮,甚而彼此相连,形如贯珠故名。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校正外科大成》卷二背部:“连珠发,连肿三五块,形若贯珠。内则百节皆痛;小腹胀,小便闭,阴囊肿
外治法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又名纸撚子、纸捻、捻子。即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古用桑皮纸),搓成线状外粘或内裹去腐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以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
【介绍】:明代医家。字若旸。江苏江阴县人。精于医,活人很多,著《医理发微》,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