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之一。见五邪条。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热挟肝火上攻于眼的证候。其症初起双目痒涩赤烂,继则红肿热痛,不时流泪,畏光羞明,渐渐白睛生翳,遮满全眼,并有口渴善食而消瘦,发焦,下泄,腹胀,鼻干等。治宜疏肝泻热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三方。天南星、木香。为粗末,加生姜,水煎服。治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经治余痰未平者。
见《诗经》。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即桑白皮,详该条。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指未婚女子。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十三问:“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①川椒二两,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各四两,牡丹皮三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阴血亏虚,真火离散,目无精光,至夜昏甚。②椒红四两,巴
运气学说术语,指统主一岁五运之气,又称“中运”、“大运”,详“中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