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顶巅痛

猜你喜欢

  • 对口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 胸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包括胸胁部的肋骨伤折。多因跌打、压撞所伤。局部疼痛,甚至不能直立挺胸,呼吸短促,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骨折处可有凹陷、突起及骨声;严重者可出现气、血胸及内损脏器,

  • 钱经纶

    【介绍】:清代医家。字彦腥。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1662~1723年)名医,撰有《脉法须知》一书(1853年刊行)。

  • 脉痔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生裂,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相当于肛裂。又《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集验方》及《医心方》卷七引《龙门方》:“五痔中均有脉痔。”泛指出血性痔。

  • 腰足痛

    证名。见《针灸甲乙经》卷九。又称腰脚痛。详该条。

  • 脉无胃气

    脉来失去从容和缓及正常的节律,表现出弦劲绷急,坚硬搏指,或浮散无根,杂乱不匀等。表示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垂危。《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 程邦贤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父程公礼为当地名医。万历十二年(1584年)其父殁,他因哀痛哭泣,后项下发大瘿;自是变服为道士,专心钻研其父所遗之医业,后精于儿科。

  • 心疟

    病证名。《素问·刺疟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中藏经》:“心疟先烦而后渴,翕翕然发热也,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后世多指疟疾出现逆传心包者,如《温病条辨》:“热多昏狂,谵

  • 蛇足草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千层塔之别名,详该条。

  • 寓意草

    医案著作。清·喻昌撰于1643年。全书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治案60余则。前有医论二篇,作者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其“议病式”就是一份比较完整的病历格式。在治案中喻氏对病因、病情记述较详;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