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水

阳水

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治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起病即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面部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脉浮等证,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水,如越婢汤五皮饮等方。若见浮肿不退,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黄脉数等实证,宜清热逐水,用八正散疏凿饮子等。参见水肿、遍身肿条。

猜你喜欢

  • 葱涎

    出《百一选方》。为葱汁之别名,详该条。

  • 齿挺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可选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牙

  • 忠顺药师

    【介绍】:见拳衡条。

  • 鼻掀胸挺

    指气喘时出现鼻翼煽动、胸膺高挺的症状。常见于严重的呼吸困难疾患。参见息高、张口抬肩条。

  • 攻里

    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攻里不远寒。”参见下法条。

  • 瘙疳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又名臊疳。指下疳痛而兼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杏。即疳疮的一种。

  • 饮气嗽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气凌肺引起者。《外台秘要》卷九:“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

  • 肚角

    推拿穴位。见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位于脐下两旁。治腹痛,止泄泻。《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肚角在脐之旁,用后掌心按之,治腹痛,亦止泄泻。”

  • 忌奶

    见顾膺陀《妇科集》。忌奶者,即孕妇之乳,小儿饮之,易致吐泻等症。

  • 候胎

    产科诊法。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