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1卷。宋·王硕撰。约刊于十二世纪末期。本书选方以《三因方》为基础,参考其他有关著作并选录其常用或重要的方药编成。首记人参、甘草、附子等3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单方验方;次载三生饮、姜附汤等常用
证候名。多指肺脾气虚。可由肺虚及脾,或由脾虚及肺而致。证见久咳不已,短气乏力,痰多清稀,纳食减少,腹胀便溏,甚则足面浮肿,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宜补脾益肺。
书名。元·李鹏飞著,五卷。载于《道藏·洞神部》深字号544册。刊本极少。书中提出人的寿命有三元:天元、地元、人元。纵欲则天元减;用心和动情过度则地元减;饮食无节制则人元减。全书用意新颖,说理明畅。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河内(今河南省)人。曾任尚药奉御。
经穴分类名。见《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十二经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郄穴一个(见表),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腰痛》。多因肝肾不足所致。《临证指南医案·腰腿足痛》龚商年按:“有老年腰痛者,他人但撮几味通用补肾药以治,先生独想及奇经之脉隶于肝肾,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角、当归、苁蓉、薄桂、小茴
见世补斋医书条。
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病名。系指腮颊牙龈焮肿疼痛。多由邪火痰毒炽盛所致。症见腮颊肿起,牙龈亦肿或破溃,疼痛、饮食有碍、吞咽不利,苔黄脉数。《奇效良方》卷六十一:“腮颊结肿者是也,牙尽处肿破。”治宜解毒泻火,祛痰消肿。方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