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远血

远血

病名。指便血之先排便、后下血者。《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景岳全书》谓:“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因脾气虚寒,不能统血所致者,症见血色暗黑,唇淡口和,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宜用黄土汤温阳健脾坚阴止血。因阴虚火旺壮火食气脾阴虚肺气燥,失其敛摄之制者,宜用人参清肺汤。因肝经怒火,肺经忧郁,以致血不藏摄者,用归脾汤加山栀、麦冬、五味,或用凡栀逍遥散阿胶桑寄生地榆。若虚损不足,下血过多,脾气不固,肾气不强,面色萎黄手足厥冷六脉微弱虚浮者,宜大补肝脾肾三经,用人参养营汤补脾,胶艾四物汤加巴戟甘草补肝,断红丸补肾(见《血证论·便血》)。参便血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养肝阴

    治疗肝阴亏虚的方法。属滋阴法中的一种。因肝肾同源,故本法又类同于滋养肝肾。但滋肾药多质腻味咸,养肝则多取酸甘化阴。常用枸杞子、女贞子、白芍、旱莲草、蕤仁、五味子、葳蕤、酸枣仁、桑椹等。

  • 李东白

    【介绍】:见李菩条。

  • 吴国器

    【介绍】:见吴镕条。

  • 百会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玉顶发、玉顶疽。多因火毒凝结上攻,生于百会穴者。初起形如粟米,根渐肿大如葡萄状,高坚红肿,焮热疼痛,身热畏寒,渴而思冷饮,便秘躁烦,脉见洪数者,宜服黄连消毒饮;若漫肿平塌

  • 李玄伯

    【生卒】:?~860【介绍】:唐代医家。847~860年(宣宗时期)太医,宣宗追求长生不老之药,李与方士炼丹进献,帝饵之而背生疽。懿宗立(860年),将李与方士王岳、虞紫芝等俱诛死。

  • 经穴纂要

    针灸经脉专书。5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1~3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经穴,根据古今各家学说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4论内景脏腑;卷5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则多参考西医

  • 女人腹中十二疾

    指妇女腹中十二种病症。《千金要方》卷四:“一曰经水不时,二曰经来如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寒,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

  • 红珠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 齿裂

    病证名。系指牙齿裂开。多由肾虚有火,骨质不固,或因龋齿,外伤等所致。属肾虚者,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

  • 胸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包括胸胁部的肋骨伤折。多因跌打、压撞所伤。局部疼痛,甚至不能直立挺胸,呼吸短促,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骨折处可有凹陷、突起及骨声;严重者可出现气、血胸及内损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