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迎香毒

猜你喜欢

  • 葡萄疫

    病证名。遍身出现大小青紫斑点的证候。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稍有寒热,忽生青紫斑点,大小不一,但有点而无头,色紫若葡萄,发于头面者点小,身上者点大,此表症相干,直中胃腑,邪毒传攻,必致牙宣。”治

  • 胸穴指压法

    推拿方法名。以手指按压胸部穴位进行治病的一种手法。所用胸穴大多是分布于胸部前面和侧面的敏感压痛点。适用于头痛、胸痛、腰痛、胃痛及软组织扭伤等疾病。

  • 张涣

    【生卒】:十一、十二世纪间【介绍】:北宋医生。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卖药于开封。因曾用草药治愈宋徽宗子之病而官至翰林医正。集有《小儿医方妙选》3卷,已佚。参见闻人耆年条。

  • 傅青主男女科

    丛书名。清·傅山著。刊于1827年。包括《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附:产后编)。其中《傅青主女科》流传较广。

  • 囟骨

    又名囟门,即额囟。婴幼儿两顶骨前内角尚未发育完全所致。两岁以后,额囟闭合而称顶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囟骨者,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

  • 东庄医案

    书名。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议论证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证论治,师古而不泥古。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 血蛊

    病名。因跌扑坠堕误行补涩所致。《证治汇补》卷五:“坠堕闭剉、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参见血鼓、蛊条。

  •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 乌轮赤晕

    证名。《银海精微》:“乌轮赤晕,刺痛浮肿,此肝热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 无虚虚

    治则之一。指治疗立法,切忌攻伐已经虚弱的正气。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故对于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虚证,不宜用泻法或攻法,以免重伤元气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