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医林绳墨·头痛》:“上攻头目,或连齿鼻不定而作痛者,此为风热之头痛也。”《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因风热痛者,必兼目昏鼻塞。”症常见头部胀痛,
病证名。遍身出现大小青紫斑点的证候。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稍有寒热,忽生青紫斑点,大小不一,但有点而无头,色紫若葡萄,发于头面者点小,身上者点大,此表症相干,直中胃腑,邪毒传攻,必致牙宣。”治
出《名医别录》。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风赤疮痍。详该条。
书名。4卷。清·郑奋扬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著。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
出《吴普本草》。即卤碱,详该条。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