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针

行针

①《灵枢经》篇名。行针,即运针。本文专论针刺反应,故名。主要论述针刺治病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血气阴阳有盛衰,所以针感也不一致。但针后产生不良反应或病情更趋严重者,是医者乱行针刺的过失。②针刺运针手法,目的是积累刺激时间,提高疗效。如针刺得气后,连续提插、捻转,维持一定时间;或针留穴位内,每隔数分钟提插、捻转一次,反复多次。

猜你喜欢

  • 重刻人参考

    见人参考条。

  • 胎患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名小儿胎元内障。证见小儿“初生观物,转睛不快,至四五岁瞳人洁白,昏蒙不见,延至年高,无药可治,由胎中受热致损也”(《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相当于今之先天性白内障。详圆翳内

  • 不死药

    古代传说可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韩非曾于约公元前237年左右仕秦。“荆”为楚国的前身,约在公元前692年以前。说明此时已有人研究这类药物。

  • 假搐

    病证名。①指外感寒邪,客于肌表,小儿体弱不胜其邪,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方论》)。②病虽见搐抽者,目上视,但牙关不紧闭,口无痰涎者,为“假搐”(《东医宝鉴》)。③“发热抽掣,少时掣定,神气清爽,能

  • 化痰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杨梅斑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证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片。

  • 痰迷

    病证名。《厘正按摩要术》:“小儿痰壅气塞,呀呷作声;甚至痰漫窍闭,如痴如迷;甚至痰塞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在小儿为尤多。”治宜豁痰开窍,用涤痰汤加减。

  • 小儿急慢惊风

    病证名,即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的统称。《太平圣惠方》第八十六卷载有治小儿急惊风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谓:“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也。”“小儿慢惊风者,使乳不调,内有

  • 压法

    推拿手法。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鹰嘴突用力向下进行按压,与按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参见按法条。

  • 真铅

    指未婚少女自然分泌的乳汁。见《遵生八笺》。养生方中认为此物系“纯阴之正”,有补阳的强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