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邪

行邪

指侵犯人体后能移行传变而不潜伏固着的病邪。《温疫论》下卷:“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

猜你喜欢

  • 衡络之脉

    经脉名,《素问·刺腰痛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历代解释有二:①马莳认为衡络是指“太阳之外络,自腰中横入髀外后廉,而下合于腘中”的足太阳膀胱经支

  • 下巨虚

    经穴名。代号ST39。《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

  • 先天

    指人体受父母精血所形成的胎元,是人身生命之本,与出生后饮食营养、生活调护的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 龙泉

    【介绍】:见龙渊条。

  • 黄膜上冲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在风轮下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张氏医通》卷八)。因脓多黄而状似膜

  • 成方便读

    书名。4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并详释病因、方义,作为初学入门读物。建国后有排印本。

  • ①六腑之一。主受纳与腐熟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

  • 外科钤

    书名。2卷。明·张介宾撰。本书为《景岳全书》第四十七及四十八卷的单行本。上卷为总论部分,包括经义、脉候,论证等41篇;下卷分别记述发背、脑疽、耳疮等39种病证的治疗。此外,又有《外科钤古方》1卷,为《

  • 臣觉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巨搅、巨觉。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上角边际,当两手相抱时,中指端尽处是穴。主治狂走,喜怒悲泣,肩胛痛等。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七曜

    《素问·天元纪大论》:“七曜周旋。”马莳注:“七曜谓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