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汗

血汗

证名。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指汗出色淡红如血。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污衣,甚如苏木水湔染,即《内经》之症,则由胆经受热,血遂妄行,又与手少阴气并,故成此症。”《惠直堂经验方》卷四:“血汗,出汗红色也,血自毛孔中出,即肌衄,又名脉溢,乃虚弱极有火之症也。”治以清热泻火为主,辨别心火肝火胃火肺热胆热的不同,选用凉血地黄汤当归芦荟丸竹叶石膏汤人参清肺汤、定命散等方。如因气虚血少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产后血汗,宜猬皮散。亦有因大喜伤心,血随气行者,用黄芪建中汤兼用小麦麦门冬,金银器煎汤调下妙香散。参见红汗、汗血、肌衄条。

猜你喜欢

  • 进针法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

  • 骨槽疽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骨槽疽生于膝盖上,并脚踝上腕,其痛时如刀割,其痒似虫钻。……治法同附骨疽。”

  • 时节气候决病法

    见伤寒论注条。

  • 参伍不调

    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 皮急紧小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 斜飞脉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处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脉位置应相应改变。

  • 胎前发晕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胎前发晕,此症因血去荫胎,缺少神气故也,宜用八珍汤扶养神气为主治之。”

  • 青柑皮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青皮,详该条。

  • 炼气

    气功术语。道家运用呼吸吐纳,以求长生的方法。南朝刘宋时期鲍照有诗:“服食炼气读仙经。”

  • 秘真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