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痢

虚痢

病名。指体虚患痢或痢久致虚的病证。有因气虚血虚、房劳伤、痢久虚滑等不同。《医学入门》卷五:“虚痢困倦,谷食难化,腹微痛或大痛,并无努责。血虚淡红,通玄二八丹;日久,四物汤加升麻香附侧柏叶;房劳伤精血成毒者,肾气丸虚劳挟痢者,香连猪肚丸;凡痢经下后,痛坠不减,虚坐努责,及久不愈者,皆阴血虚也,胃风汤去桂加熟地主之;气虚色白,如鼻涕冻胶,四君子汤理中汤俱加木香肉桂厚朴茯苓。”参见痢疾阴虚痢疾虚滑痢滑痢劳痢条。

猜你喜欢

  • 病名。出《尔雅》。又名大脖子、瘿气。《说文》:“瘿,颈瘤也。”瘿瘤的名目较多,《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有五瘿,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发病与水土因素有关,或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凝

  • 突起睛高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睛高突起、睛胀。多因风热火毒,上冲于眼。症见疼痛难忍,睛珠突高胀起,目赤泪热,眼珠转动失灵,视力下降,为“险峻厉害之症”(《银海精微》)。类似今之炎性突眼。宜泻火解

  • 金疮小草

    出《本草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大便难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

  • 金盆寒药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牛郎串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遇仙丹。白牵牛子(半生,半炒,研取头末)四两五钱,槟榔一两,茵陈、莪术(醋煮),三棱(醋炙)、皂角(炙,去皮)各五钱。为细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成人每服三钱,黎明冷茶水送下,后

  • 瘦冷疳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

  • 黄芪羌活饮

    《圣济总录》卷十三方。黄芪一两半,羌活、石斛、防风、枳壳(麸炒)、人参、炮附子、茯苓、牡蛎、五味子、牛膝(酒浸)各一两,续断半两,地骨皮三分,干地黄二两。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煎服。治心脾受病,精血虚

  • 榆钱

    见《救荒本草》。为榆实之别名,详该条。

  • 陶尚文

    【介绍】:见陶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