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薄荷汤

薄荷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处方荆芥穗、盐(炒),各三斤;鸡苏叶七斤半,瓜蒌根十一两,缩砂仁三两,甘草(炒)四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鼻塞咽干,心胸烦闷,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处方荆芥穗 盐(炒)各1.5千克 鸡苏叶3.75千克瓜蒌根330克 缩砂仁90克甘草(锉,炒)2千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消风化痰。主风热上壅,头昏目眩,鼻塞咽干,心胸烦闷,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点,食后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局方》卷十: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处方砂仁3两,瓜蒌根11两,甘草(炒,锉)4斤,鸡苏叶7斤半,荆芥穗3斤,盐(炒)3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主头昏目眩,鼻塞咽干,心胸烦闷,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沸汤点服。

摘录《局方》卷十

此事难知》: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处方薄荷1两,葛根半两,炙甘草半两,防风半两,人参7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邪入阳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此事难知

伤寒微旨论》卷上: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处方薄荷1两,葛根半两,人参2分,甘草(炙)半两,防风(去芦)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两手脉浮数而缓。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热服。如3-5服,寸脉力尚小,加薄荷2分。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上

痧胀玉衡》卷下: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别名二号姤象方

处方薄荷1钱,香薷1钱,连翘1钱,紫朴7分,金银花7分,木通7分。

功能主治瘀之因于暑者。

用法用量二号姤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御医撮要》:薄荷汤

药方名称薄荷汤

处方龙脑薄荷4两(阴干),荆芥穗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顺风气,清头目。主

用法用量每服1钱,沸汤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御医撮要》

猜你喜欢

  • 秦艽寄生汤

    药方名称秦艽寄生汤处方秦艽寄生白芍(七日内用赤芍)当归熟地(七日内用生地)蒲黄(半生半熟)川断独活广皮红花山楂香附乌药功能主治和营卫,祛风湿。治产后血虚,外感风湿,血瘀经隧,遍身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加味通心饮

    药方名称加味通心饮处方瞿麦穗、木通(去皮节)、栀子(去壳)、黄芩、连翘、甘草、枳壳(去瓤)、川楝子(去核)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肾与膀胱实热,小肠气痛,小腑不通。诸疝胀痛及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本方

  • 五福饮

    药方名称五福饮处方人参6克(心)熟地黄9克(肾)当归6~9克(肝)白术(炒)4.5克(肺)炙甘草3克(脾)功能主治治五脏气血亏损。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

  • 金钥匙散

    药方名称金钥匙散处方滑石、蒲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产后大小便不通,腹胀。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

  • 加味玉屏风散

    黄文东方:加味玉屏风散药方名称加味玉屏风散处方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

  • 荆防生地汤

    药方名称荆防生地汤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赤芍8分,生地8分,银花8分,木通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身痒难忍者。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百合知母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知母汤药方名称百合知母汤处方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

  • 没食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没食子丸药方名称没食子丸处方没食子地榆各15克黄柏(锉,蜜炒)60克黄连(锉,炒)45克 酸石榴皮30克制法上药捣碎,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肠虚受

  • 琼花膏

    药方名称琼花膏处方闹羊花根皮45克五加皮归身各60克威灵仙30克防风荆芥元参 花粉各45克甘草30克制法上药用真麻油1.5千克浸,煎如法,再用铅粉收膏,退火毒七日后可用。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

  • 经痛饮

    《仙拈集》卷三:经痛饮药方名称经痛饮处方元胡1钱,当归1钱,蒲黄(炒)1钱,干姜(炒黑)1钱。功能主治行经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再饮好酒2-3杯。3次全愈。摘录《仙拈集》卷三《仙拈集》卷三:经痛饮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