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胸证之一。①指邪热瘀血互结胸膈者。《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伤寒阳证,吐衄血不尽,蓄在上焦,胸腹胀满硬痛,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名血结胸,用犀角地黄汤。”亦可用抵当汤、桃核承
结胸证之一。又名实热结胸、热结胸。指邪热伏饮搏结胸膈的病证。《类证活人书》卷十:“有热实结胸,胸中烦躁,心内懊憹,舌上燥渴,脉沉滑者,皆热证也,大陷胸汤主之。”《医学入门·杂症》:“热实结胸者,心下满
五脏的真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即舌。详该条。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
见医药丛书条。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百眼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