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艾卷

艾卷

即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故名。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5厘米,重约10克。艾卷可以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

猜你喜欢

  • 水梁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

  • 圆利针

    圆,通员。即员利针。详该条。

  • 耳毛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 龟版膏

    见《本草正》。即龟版胶,详该条。

  • 临蓐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 缠喉急痹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缠喉风。详该条。

  • 大戊己丸

    《证治要诀类方》卷四方。荜茇、肉桂各四两,炮姜、良姜各六两。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湿泻。

  • 江苏金钱草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肌热

    证名。指肌表有发热感觉。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外邪侵袭,阳明经脉受病。《景岳全书·伤寒典》:“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为此证

  • 《内经》十二脉之一。迟而软的脉象。《诊家正眼》:“曰疏者,且迟且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