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膏剂

膏剂

药物剂型之一。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的称油膏,一般称药膏,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溶化,乘热加入应用的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于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猜你喜欢

  • 外科方外奇方

    书名。4卷。清末·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

  • 神应异功散

    《外科正宗》卷一方。又名异功散。木香、官桂、当归、人参、茯苓、陈皮、白术各一钱,半夏、丁香、肉豆蔻、附子、厚朴各五分。加生姜五分,大枣三枚,水煎,不拘时服。治溃疡阴盛阳虚,发热作渴,饮沸汤而不知热,手

  • 产后遗粪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多因平素脾肾虚寒,产后益虚,中气虚弱,肾失开合,故产后不自觉遗粪。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

  • 病名。《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秋必病疟。”又:“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即疟疾,详见该条。

  • 针灸传真

    针灸著作。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①《针灸传真》2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②《名医刺法》2卷,为抄录

  • 小儿痢疾

    病证名,为常见于夏秋李节的儿科胃肠道疾病。《医学纲目》:“小儿痢疾,大抵多由脾胃不和,饮食过伤,停滞不能剋化,又为乳母恣食生冷热毒厚味以传之,又为风温湿热之邪以干之,故有此疾。”痢疾不论男女老少,皆可

  • 小儿鳞体

    病证名,又名胎垢、蛇身、蛇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鳞体者,谓皮肤之上,如蛇皮、鳞甲之状,故又名蛇体,此由气血痞涩,不能通润于皮肤”所致,类似鱼鳞病。《串雅内编》用白殭蚕去嘴为末,煎浴。《本草求真》

  • 中丹田

    气功的一个意守部位。《修真秘诀》:“心为绛宫中丹田”,所指为心前区的位置。一说中丹田为心下脐上脾宫正位或脐中。参丹田条。

  • 生熟饮子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引《活幼口议》方。罂粟壳四个,陈皮二片,甘草二寸,乌梅二个,大枣二枚,生姜二块,木香一两,诃子二个,黑豆六十粒,黄芪二寸,白术二块,当归二寸。以上生、熟各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

  • 热泪

    证名。见《银海精微》。多由风热外袭,肝肺火炽,血热瘀滞等;或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异物入目亦可引起。目中多泪,泪下有热感,邪实盛者可泪热如汤,常伴有红赤、肿痛、羞明等证。治之当根据证情,分别选用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