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疔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即足背发。见该条。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即足背发。见该条。
见《食疗本草》。即榆实,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即乌龙摆尾。见该条。
病名。①热病后生于口周围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热气疮,俗名燎疱。由风热外感,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易发生在上唇、口角和鼻孔周围,也可发生在颜面。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治喉秘法:“蒂丁肿,后号悬疔。”又云:“心火上冲蒂丁,卒然紫肿,吞吐不利。”即悬雍垂肿痛。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生。相传为俞跗之弟,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少俞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病证名。又名乳漏。出《经效产宝》。多因产后脾胃气虚,摄纳无权,因而乳汁随化随出;或肝火亢盛,疏泄太过,以致乳汁自溢。气虚者,乳房不胀,乳汁清稀,兼见气短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佐以固摄,方用十全大补汤加
出《药性论》。为冬瓜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亦称内实证。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症候。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
解剖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下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