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脐风

脐风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又名风噤风搐噤风马牙风初生口噤、四六风、七日风。即新生儿破伤风。系由断脐不洁,感染外邪所致。一般在4~7天内发病,发病后以全身各部发生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面呈苦笑状为其特征。属于危重疾病,病死率高。建国后,积极推广新法接生,已控制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本病以通经开闭镇痉熄风为治。选用方剂撮风散(《证治准绳》:蜈蚣全蝎尾、钩藤麝香僵蚕水飞朱砂、用竹沥水送服)等。

猜你喜欢

  • 美眉

    眉毛秀美润泽。眉毛的润泽或枯萎与血气的盛衰有关,润泽是血气盛的征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美眉。”

  • 寒伤荣证

    病证名。指麻黄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注解伤寒论》卷三:“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张氏医通·诸伤门》:“如

  • 恶(wù)日

    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

  • 补脾摄血

    同补气摄血。是治疗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的方法。如月经先期,血量较多,色淡质稀,脉虚弱无力;下血紫暗,或先便后血、脘腹隐痛、面色白,脉细弱;反复皮下出血,神疲乏力,头眩心悸,脉虚细弱;溃疡病

  • 金创瘈疭方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0卷。已佚。

  •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若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脾虚泄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这是不同的疾病,通过辨证,如果俱属中气下陷的,就都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 气色门户

    出《望诊遵经》。气色,指五脏的精气及反映于面部色泽;门户,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五脏各有主色和分部,前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尅的理论,从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泽变化,以推测五脏的病变及预后。这种诊法,须四诊合参,

  • 消暑十全饮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香薷一钱半,扁豆、厚朴、苏叶、白术、赤茯苓、藿香、木瓜、檀香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胃有痰饮,又感暑气,腹痛水泻,恶心呕吐者。

  • 参芪汤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扁豆、山药、陈皮、葛根、半夏曲、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诸虚不足,盗汗。

  • 王绍颜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医家。继唐·刘禹锡撰《传信方》之后,撰有《续传信方》十卷,佚。又撰有《婴孩方》10卷(见《宋史·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