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肘后方》卷七。伤后局部红肿剧痛;重证可用寒战、高热、牵引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等。用半夏、白矾各等份为末,醋调涂;或用蜗牛,马齿苋、大蒜、胆矾等分别捣烂外搽。重证可用蝎螫方(《寿世保元》:朱砂
病证名。指头痛之偏于一侧者。又名偏头痛、边头风。《丹溪心法·头风》:“偏头风,在左而属风者。”《张氏医通·诸痛门》:“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湿痰,加以邪风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厥阴二经。有左痛忽
【介绍】:见崔季舒条。
①证候名。《千金要方》:“治脾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乐,槟榔散方。”②同脾阳虚的病机。详该条。
病名。指痢疾之由肠胃蕴热而致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时病论》卷三:“热痢者,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矣。盖热痢之为病,脉滑数而有力,里急后重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方。栝蒌仁、炒牛蒡子、天花粉、黄芩、栀子、连翘、皂角刺、金银花、甘草、陈皮各一钱,青皮、柴胡各五分。水煎,入煮酒一杯和匀,食远服。治乳痈,红肿热痛,寒热往来者。
管,同脘。即下脘部。《灵枢·上膈》:“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
古人牙齿保健法之一。《普济方》卷七十:“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摧伏诸谷,号为玉池,揩理灌漱,叩琢引导,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疳鼻。”详鼻疳疮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