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寒

胎寒

病证名。①指小儿在母胎时感寒所致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胃肠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乳食不化样粪便),令儿颜色素皅,时啼者,是胎寒故也。”治疗以温中祛寒为主。用理中汤。②《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不守禁忌,纵恣口腹,过食生冷瓜菓,及当风取凉,以致胎冷不安,胸腹胀痛,肠中虚鸣,四肢拘急泄泻欲绝,名曰胎寒。宜安胎和气饮(诃子白术陈皮良姜木香白芍、炙草、陈米、姜)”。

猜你喜欢

  • 方以智

    【生卒】:1611~1671【介绍】:明代哲学家兼医家。字密之。安徽桐城人,幼读格致之书,因父病而于26岁时学医,并于满清入关后曾到南方行医。著有《东西钧》、《通雅》和《物理小识》,记述和介绍动、植、

  • 大头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体如水晶

    据文献记载新生儿胸腹透明畸形。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初生小儿,胸腹忽然如水晶色,脏腑皆见。”

  • ①①古通营,即营气。《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也。”②光华、润泽。《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③营养濡润。《灵枢·邪客》:“化以为血,以荣四末。”④显现。《素问·刺热论》:“

  • 万全木通散

    《医学入门》卷三方。木通、滑石、赤茯苓、车前叶各一两,瞿麦五钱。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治阴虚为阳所凑,膀胱积热,小便难而黄。

  • 庄季裕

    【介绍】:见庄绰条。

  • 外取

    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臆骨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 子舌胀

    病名。《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详重舌条。

  • 闷瞀

    指心胸闷乱,眼目昏花之状。多属热证、实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高士宗注:“闷,郁也;瞀,目不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