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阳

肝阳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见肝阴条。

猜你喜欢

  • ①通利之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②病证名。指泄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参见泄

  • 胎前吞酸

    病证名。亦名妊娠吐酸。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吞酸多因脾虚肝旺,伤于饮食,不得传化。有寒热之分:寒者,由脾胃不和,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致,宜温养脾胃,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热者,由于肝气郁滞,

  • 纹向内弯

    指纹弯向中指旁,主外感风寒类病证(见《医宗金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 抢舌风

    病名。《喉科心法》:“抢舌风,着力咯出血,即愈。”即飞扬喉。详该条。

  • 产后汗出

    病证名。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术未可遽加。凡产毕,先服生化汤两帖,以消块,继服调卫止汗汤(黄芪、

  • 水三七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 指迷七气汤

    见《仁斋直指方论》卷五。即七气汤第三方。见七气汤条。

  • ①大便。《素问·脉解篇》:“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②肛门。《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③切诊部位。指尺肤下段。《素问·脉要精微论》:“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第二个后字,指下半身后

  • 中西医判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 僧深集方

    见深师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