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针

耳针

①书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编写小组编。本书初步总结了十余年来国内开展耳针疗法的实践和疗效,并附彩图12幅。是学习和掌握耳针疗法较实用的书。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②针刺耳廓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③针具名。为耳针疗法专用针具。形如毫针而较短,体长约1~2毫米,便于耳部浅刺

猜你喜欢

  • 心移热于小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热可传于小肠而俱热。症见心烦,口舌生疮,口渴,小便黄短,或小便淋沥刺痛,甚或尿血。舌尖红,苔黄或白而干,脉数。治宜导赤清心。

  • 正水

    病名。①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多因脾肾阳虚,水停于里,上迫于肺所致。参见水肿、肺虚身肿条。②指十种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称心水、肝水、肺水

  • 背输穴

    即背俞穴。详该条。

  • 白缠喉

    病名。白喉早期的名称,俗称白菌。《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重楼玉钥》卷上:“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违……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

  • 颧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系发于颧部的痈。由风热而生。初起小,后渐增大,焮红、肿、痛,进而皮溃流脓。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仙方舌命饮。参见外痈条。

  • 风寒湿痹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治宜祛风、散寒、利湿。用石顽改定三痹汤、蠲痹汤等方。参见三痹条。

  • 鸡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鸡黄者,遍身爪甲并青黄,多语,梦寐或见鬼神,时自言笑。”《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面目俱青,好向暗处眠卧,不欲见明,手舁衣服,状如鬼神,望见黄花生者,此是鸡黄

  • 胞系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脐带。②指膀胱。

  • 潜阳填髓丸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熟地黄八两,石斛膏、线胶各四两,莲子、芡实各三两,麦门冬、茯神、五味子、沙苑子各二两,远志一两。为细末,金樱膏为丸。治肾脏精亏,相火易动难制,致梦遗精浊,烦劳即发

  • 酒醴

    酒剂的古称。详酒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