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老虎泡

老虎泡

《中药大辞典》:老虎泡

药材名称老虎泡

拼音Láo Hǔ Pào

别名老熊泡(《四川常用中草药》),牛毛大王、空洞泡、红毛巾(《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毛悬钩子。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红毛悬钩子又名:川黔悬钩子

落叶蔓生小灌木,长达3米。茎较粗壮,红褐色,有棱,密生红褐色刚毛和疏生皮刺。3出复叶;小叶宽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顶生小叶长达13厘米,先端突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正面紫绿色,无毛,下面散生柔毛,沿叶脉疏生皮刺和柔毛;叶柄长1.5~2.5厘米,和叶轴密生刚毛和少数皮刺;托叶丝状,下部与叶柄愈合,上部呈线状,先端尖。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腋生和侧生;花梗短;花白色,直径约1.5厘米,花萼基部联合成浅盘状,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尖;花瓣5,白色,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有齿牙,两面均有稀疏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离生,基部有白色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红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边。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台湾。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酸咸,平。"

功能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瘰疬。根: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九子烂疡,目中流泪。叶:治黄水疮及狗咬伤。"

②《贵州药植目录》:"补肾,解毒,和血。治月经不调,黄水疮,肾虚阳萎,血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老虎泡

药材名称老虎泡

拼音Láo Hǔ Pào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Pinfa Raspberry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红毛悬钩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infaensis Lé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 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红毛悬钩子落叶蔓生小灌木,长达3m。小枝较粗壮,有棱,密被红褐色刺毛,并具柔毛和稀疏皮刺。小叶3枚;宽卵形、倒卵形,长3-8cm,宽2.5-6cm,顶生小叶长达13cm,先端尾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锐锯齿,上面紫红色,无毛,下面散生柔毛,沿叶脉疏生刺毛和皮刺;叶柄长2-4.5cm,顶生小叶柄长1.5-3cm,侧生小叶近无柄,和叶轴均被红褐色刺毛和少数皮刺;托叶丝状。花数朵在叶腋团聚成束,稀单生;花梗短;花白色,直径约1-1.3cm,花萼5裂;花瓣5,长倒卵形,基部具爪,长于萼片;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基部有白色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5-8mm,熟时金黄色或红黄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200m的山坡灌丛、杂木林内或林缘,也见于山谷或山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湖北、台湾、广西、云南、四川、贵州。

化学成分根含2a,3β,23a-三乙酰氧基-19a-羟基-12-乌苏烯-28β酸-甲酯(methyl-2a,3β,23a-triacetoxy-19a-hydroxyure-12-en-28β-oate)。

性味酸咸;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风除湿,解毒疗疮。主血热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风湿关节痛,瘰疬,湿疹,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瘰疬。根: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九子烂疡,目中流泪。叶:治黄水疮及狗咬伤。

2.《贵州药植目录》:补肾,解毒,和血。治月经不调,黄水疮,肾虚阳萎,血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雷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蘑药材名称雷蘑别名青腿子、巨陡头、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雷蘑Clitocybe gigantea (Sow.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草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猴樟

    《中药大辞典》:猴樟药材名称猴樟拼音Hóu Zhānɡ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牛筋条、牛荆树(《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

  • 羊肾

    《中药大辞典》:羊肾药材名称羊肾拼音Yánɡ Shèn别名羊肾子(《鸡峰普济方》),羊腰子(《本草述》)。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苦壶卢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药材名称苦壶卢拼音Kǔ Hú Lú别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

  • 湿生扁蕾

    药材名称湿生扁蕾拼音Shī Shēnɡ Biǎn Lěi别名龙胆草、沼生扁蕾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opsis peludosa (Hook.f.)

  • 山胡椒叶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药材名称山胡椒叶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别名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

  • 芦山藤

    药材名称芦山藤拼音Lú Shān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岩穴千里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spelaeicolus (Van,) Gagnep. [Vernonia s

  • 芡实根

    《中药大辞典》:芡实根药材名称芡实根拼音Qiàn Shí Gēn别名役菜(《食性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7月采。性味①《纲目》:"咸甘,平,无毒。&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