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证名。出《素问·咳论》。指气体从肛门排出,亦称矢气,俗称放屁。失气频频,多因脾虚饮食不化,或肝胃气滞所致。治宜健脾消食,行气和中。伤寒阳明腑实也见矢气,腹满。参见转矢气条。②指丧失真气之意。《灵枢·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六。系将拨落之晶状体,压置于玻璃体前下份近锯齿缘球壁处,直至退开拨针,晶状体亦不再上浮为止。《目经大成》卷二:“障虽拨落,开手自能上去,必加力掉下,又放上来,务期上而不高,下而到底
病证名。小儿实热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气血俱盛者,则脏腑皆实,故胃中生热,其状大便则黄,四肢温壮,翕然体热也。”治宜清胃泻热。用泻黄散。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耳聋之因于脓毒瘀血,壅塞耳窍者。《医方考》:“毒聋者脓血障碍妨于听户也。”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等加减。
又名胎衣、混元母、混元衣、混沌衣、紫河车、水衣、子衣、儿衣。即胎盘和胎膜的总称。药用功能大补精血。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病名。出《素问·气厥论》:“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又名脑漏、脑崩。因涕下不止如淌水,故名。多由外感风寒,寒邪化热所致。《外科正宗》卷四:“脑漏者,又名鼻渊。总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多由寒湿凝结而成。生于脚根,形如枣粟,初起紫白皰,疼痛彻骨,渐至腐烂紫黑,深孔出血,气秽,经久不愈。宜神灯照法治之,铁粉散敷之。余按溃疡治疗。
即达原饮第一方,见达原饮条。
出《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