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蚕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

药材名称石蚕

别名石上藕

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百日咳,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

备注(1)本品还可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筋骨疼痛等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蚕

药材名称石蚕

拼音Shí Cán

别名沙虱(《本经》),石蠹虫(《别录》),石下新妇(《本草拾遗》)。

出处《本经》

来源为石蚕科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原形态体形如蛾,黄褐色,长约2厘米,展翅阔6匣米。头部略星卵形,黄色,头顶密被黄色及白色刚毛。复眼1对,单眼3个。口器退化,小颚与下唇形成短吻管,适于啜吸。触角1对,基节及末端均黄色,其中央则呈黑褐色。前胸短小,前胸背密生黄色及白色刚毛。中胸背大,两侧各有1黑褐纹。翅2对,密生短毛,不透明,后翅大于前翅;前翅的前缘黄褐色,散布有小形的褐纹,中央有1黑色大纵条,内缘及后缘皆灰褐色,有褐色棱纹,后翅深黄色,外缘暗黑色。足3对,黄色,腿节及跗节的大部为黑褐色。尾端有突出的长刺2条。幼虫略似蚕,有胸足3对,腹部有原足1对,并有腮。

成虫多出现于水边的草木上。卵产于水边的石上或草根上,幼虫孵化后入水中,用丝腺的分泌物缀合叶片、木片、砂石等造成各种管状的栖管而藏身其中,露出头,胸及足匍行于水底,食水草或小虫,渐次化蛹而为成虫。

性味咸,寒。

①《本经》:"味咸,寒。"

②《吴普本草》:"雷公:咸,无毒。"

③李当之《药录》:"味咸微辛。"

④《别录》:"有毒。"

功能主治①《本经》:"主五癃,破石淋,堕胎。内解结气,利水道,除热。"

②《别录》:"主石癃,小便不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栗花灯心草

    药材名称栗花灯心草拼音Lì Huā Dēnɡ Xīn Cǎo别名三头灯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栗色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castaneus Smith[J.triceps

  • 莲花

    《中药大辞典》:莲花药材名称莲花拼音Lián Huā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

  • 白豆

    药材名称白豆拼音Bái Dòu别名饭豆(《日用本草》),眉豆、白目豆、甘豆(《广州植物志》)。出处《孙真入食忌》来源为豆科植物饭豇豆的种子。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蒌油

    《中药大辞典》:蒌油药材名称蒌油拼音Lóu Yóu别名蒌叶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手足红

  • 大叶子

    药材名称大叶子拼音Dà Yè Zi英文名Common Astilboides别名山荷叶、佛爷伞。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的根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

  • 苦楝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楝皮药材名称苦楝皮拼音Kǔ Liàn Pí英文名CORTEX MELIAE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灰钉

    药材名称灰钉拼音Huī Dì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鬼笔状钉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ttarraea phalloides(Dicks.Per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去杂质、

  • 沙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棘豆药材名称沙棘豆拼音Shā Jí Dòu别名砂珍棘豆、泡泡草来源豆科沙棘豆Oxytropis psammochari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