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瞳神散大

瞳神散大

病证名。亦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阔大瞳人开大。《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病久或失治,黄精(晶状体)可变混浊。此症可见于绿风内障青盲、眼外伤等病。①发病迅速,头眼胀痛,泪热羞明抱轮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眼珠变硬,视力下降,脉弦苔黄者,常系风热、郁怒、肝胆实火等为患。火性散,挟风益炽,风火升扰,故瞳神散大(证治参见绿风内障条)。②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瞳神散大,视物昏渺者,常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阴主敛,阴虚则瞳子散大而为目昏花”(《赤水玄珠》卷三)。宜滋阴益气,用益阴肾气丸加减。③因撞击、跌扑等外伤引起者,为气滞血瘀所致,宜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猜你喜欢

  • 惊痫

    病名。①指痫因受惊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惊癎者,因惊怖大啼乃发。”治宜钱氏蛇黄丸等。②指小儿惊风。唐宋医书所载的惊痫,即指小儿惊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惊痫者,……轻者但身热面赤,睡

  • 太医院通事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 助阳和血汤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 黄帝众难经

    医经著作。又作《八十一难经注》。三国时吴人吕广著。一卷。出《隋书·经籍志》。今佚,其佚文可见于《难经集注》。

  • 内肿锁喉风

    病名。《喉科指掌》第四卷:“此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先用吐痰法灌吐,再用六味汤。针少商、商阳、关冲、曲池、合谷、两手十穴。有血则生,无血则死。”相当于急性喉阻塞。

  • 妊娠遍身痰懒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遍身痠懒,面色青黄,不思饮食,精神困倦,形容枯槁,此血少无以养胎也,宜四物汤。”

  • 溪桃

    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 无虚虚

    治则之一。指治疗立法,切忌攻伐已经虚弱的正气。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故对于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虚证,不宜用泻法或攻法,以免重伤元气而加重病情。

  • 烂喉风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系指患喉风而咽喉腐溃者。多由肺胃热毒炽盛,薰灼咽喉,热胜肉腐,或过食膏粱厚味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腐溃,色灰白或灰黄,边缘不齐,口出臭秽之气。蒂丁肿胀下垂,饮食吞咽疼痛,或唇赤如

  • 吐法

    ①八法之一。使用催吐药或其它能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喉引吐),使停痰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的方法。临床上常用于诸如痰涎阻塞咽喉,妨碍呼吸;或食物停滞胃脘,胀满疼痛;或误食毒物时间不久,尚在胃中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