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官吏。撰有妇科书籍《妆台方》一卷(《宋史·艺文略》作《妆台记》六卷),已佚。
证名。指发斑见红赤色。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其中又以赤而红者为轻,紫赤者为重。《寿世保元·斑疹》:“若斑发赤红为胃热。”《温疫论补注》:“温疫发斑……稠密紫赤者凶。”《医学入门·赋杂症》以黑膏
气功术语。即调身、调息、调心,为气功锻炼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出隋智顗《童蒙止观》。该书称调身、调息、调心、调饮食、调睡眠为调五和。调身,即姿势或动作锻炼;调息,即呼吸锻炼;调心,即意志集中与运用的锻炼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即七宝散第一方,见七宝散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敬民,双凤里(今江苏太仓)人。精于医术,善治垂危病人。曾被荐为医师。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多因饮食太饱,或中气失调,邪热在中,迫血妄行所致。治宜清热凉血,药如犀角、地黄、丹皮、甘草、玄明粉之属。亦有饮食过饱,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与气上冲,伤裂胃口而吐血鲜红或紫黯
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
收涩法之一。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气虚自汗、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用牡蛎散、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午后潮热、口干唇燥,舌质红,脉细数,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
病证名。①《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有茧唇一症,又名紧唇,又名藩唇。其状口唇紧小,不能开合,不能饮食。”详茧唇条。②指唇疮所致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