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医药著作。系聂鲁等根据民国八年者的抄本和流传在迤施河一带的民国十年抄本翻译整理而成。载药273种,植物药214种,动物药52种,矿物药7种,对药用部分、性味、功能主治、用量做了全面阐释。收载53种常
古刺法名。①指针刺浅深不同的三种刺法。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产生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深刺之,
出《广雅》。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见沈氏经验方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所指即下巨虚,见该条。
《外科理例》方。白矾末二两,白砒末一两三钱,乳香末、没药末各三钱。先将白砒末放入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加余药,糯米糊和为挺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入疮内。治痔漏,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仁渊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