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部丸

百部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根90克升麻15克 桂心五味子甘草紫菀干姜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新咳嗽,喘息有音,时吐脓血,咽中腥臭,气息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临卧前开水送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全生指迷方》卷四: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240克(为细末)生地黄2.5千克(取汁,熬成膏)

制法地黄膏拌百部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热咳嗽,畏热头眩,目赤脉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90克(炒)麻黄(去节)90克杏仁40个(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治宜肺化痰,止咳平喘,小儿风寒束肺,咳嗽气喘,微有痰。

用法用量热水化下,或加松子仁肉50粒,糖为丸,含化,其效尤佳。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焙)半两,款冬花(去梗)半两,天门冬(切,焙)半两,贝母(去心)半两,桔梗(炒)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上喘,唾脓血,胸膈不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甘草乌梅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千金》卷十八: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根3两,升麻半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紫菀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嗽,不得气息,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3次。以知为度。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嗽不得息,明明是火逆为患,故用百部导之于下,升麻散之于上,姜、桂之辛以散火,五味之酸以敛津,紫菀甘草既能治嗽,并可和血。

摘录《千金》卷十八

《局方》卷四: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天门冬(去心)1斤,杏仁(去皮尖,炒)6两,黄耆6两,百部根6两,瓜蒌根16两,紫苏22两,紫菀(去苗,洗)22两,马兜铃22两,黑参8两,肉桂(去粗皮)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干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愈,及咯唾脓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煎乌梅甘草汤温下。

摘录《局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炒)3两,升麻1两,桂(去粗皮)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炙,锉)1两,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粥饮送下,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焙)半两,细辛(去苗叶)3两,贝母(去心)2两,甘草(炙)2两,紫菀(去苗土)2两,桂(去粗皮)2两,白术3两,麻黄(去根节)3两,五味子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咳嗽,连声不绝,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实用中成药手册》: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粉、小雌鸡。

制法水为丸,每袋重18g。

功能主治润肺,补虚羸,杀虫。主骨蒸劳嗽,肺结核。

用法用量每服9g,温开水送下,日2次。

注意忌生冷、辛辣食物。

摘录《实用中成药手册》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丸

药方名称百部丸

处方百部2两,黄芩1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紫菀1两(去苗土),干姜1两(炮裂,锉),生干地黄2两,茜根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 沉香烂积丸

    药方名称沉香烂积丸处方沉香1两,制鳖甲3两,牵牛子3两,雷丸1两5钱,莱菔子3两,香薷1两5钱,制大黄3两,使君子1两5钱,神曲4两,苍术1两5钱,楂肉4两,枳实3两,砂仁3两,麦芽3两,蓬莪术3两,

  • 参苓河车丸

    药方名称参苓河车丸处方河车1具。制法酒煮烂,收干,打白茯苓5-6两为丸。加人参更妙。功能主治脾肺精虚劳伤。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槟榔大黄汤

    药方名称槟榔大黄汤别名大黄汤处方槟榔4枚(锉),大黄(锉)1两,甘草1两,皂荚1挺(不蛀者)。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积滞。用法用量大黄汤(《普济方》卷二三四)。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 护眼膏

    药方名称护眼膏处方甘草1两,黄柏1两,大胭脂1两(共为末),绿豆5合(水5碗,浸一昼夜,去豆)。功能主治痘疹见点后,肝脾二经热甚,两眼肿赤。用法用量以绿豆水,加红花4两,煎至2碗,去滓,入前药末成膏。

  • 救儿回生汤

    药方名称救儿回生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3钱,茯苓1钱,砂仁3粒,炒黑干姜5分,山楂5粒,萝卜子5分,车前子1钱,厚朴3分,神曲3分,半夏5分。功能主治补脾胃,止吐泻。主小儿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痉,头摇手动,

  • 光明汤

    药方名称光明汤处方白矾1字(捶),铜绿1钱(捶),干姜3分(捶),杏仁1钱(嚼),甘草1钱(嚼)。制法上药用生绢袋盛贮,顿放于瓷器内以沸汤浸,用纸封盖定,待冷。功能主治一切暴眼。用法用量临卧洗之。摘录

  • 佛座须丸

    药方名称佛座须丸处方茯苓1两,黄柏4两,砂仁7钱5分,远志7钱5分,猪苓7钱5分,茱萸肉7钱5分,莲须7钱5分,菟丝子7钱5分,甘草8分。制法上为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梦遗。用法用量每服3

  • 血余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血余散药方名称血余散处方乱发灰3克人中白15克麝香1.5克制法上三味,同细研匀。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用法用量每用0.2克,吹入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普济方》卷三十八:血余

  • 芡实粉粥

    药方名称芡实粉粥处方芡实粉30克 核桃肉(打碎)15克 红枣(去核)5~7枚糖适量制法芡实粉先用凉开水打糊,放入滚开水中搅拌,再拌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粥,加糖。功能主治滋补脾肾,固涩精气。适用于

  • 漏胎汤

    药方名称漏胎汤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熟地2钱,当归1钱,阿胶1钱,杜仲1钱,麦冬8分,续断8分。功能主治漏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