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证名。出《素问·大奇论》。《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下,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古代瘕病名目繁多,有食瘕、鳖瘕、虫瘕、蛲瘕、虙瘕、血瘕、酒瘕、谷瘕、水瘕、青瘕、燥瘕、黄瘕、脂瘕、狐瘕、肠覃、石瘕等。详各条。

猜你喜欢

  • 角花头

    出《广嗣纪要·择配篇》。五不女之一。即角。详五不女条。

  • 穿心毒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见该条。

  • 脚气八处灸

    灸治脚气的八个穴位。见《千金要方》。即风市、伏兔、犊鼻、膝眼、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悬钟。分三日灸之。

  • 赤炎疮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急性热疮。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赤炎风。多由心火内炽,热入血分,蕴蒸肌肤而发;或由风热犯肺,难以疏泄,郁于肌肤所致。初起皮肤灼热,继起红点,疼如火燎,甚则蔓延遍身,赤烂成疮。治宜

  • 挺长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 八达

    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 小叶团花

    见《广西中草药》。为水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 廷孔

    亦作庭孔,指阴道。《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

  • 细独脚马骝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 张子发

    【介绍】:参见张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