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涎

痰涎

小儿病多涎者,《太平圣惠方》谓为“风热壅脾,积聚成涎”所致。《幼科释谜》:“小儿涎痰,“痰由涎结,涎乃脾泔。脾运胃液,肢体皆咸。脾气不足,风热相兼。壅遏中脘,口沫淹淹。乃生壮热惊搐渐添。”“然痰与涎,津液所涵。实为元气,相附如缄。”小儿痰涎,可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补益中气,而徒去其痰涎。痰涎虽病液,亦元气所附,去之不已,遂成虚脱,每见惊搐壮热等症。治当利气化痰,如二陈汤半夏丸白术散牛蒡子散之类。参见痰涎壅滞条。

猜你喜欢

  • 丹溪心法附录

    见丹溪心法条。

  • 盘肠献花

    即盘肠生。《杜氏女科辑要》:“临产子肠先出,产后肠不收,名曰盘肠献花。”详盘肠生条。

  • 妊娠痫症

    即子痫。详该条。

  • 肾气盛

    ①肾气充盛。使人体格强健,发育旺盛,并有生殖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②指肾病邪气壅盛。《灵枢·淫邪发梦》:“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 误吞水蛭

    见《口齿类要》。水蛭即蚂蝗。误吞蚂蝗,急食蜂蜜以治之。

  • 苏罗子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娑罗子,详该条。

  • 尸脚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脚者,脚跟坼破之名也。”多由冬时触受风寒,气血郁结,不荣于足所致。生于足根部,皮肉顽硬,枯燥皲裂。治疗同皲裂疮。相当于皲裂疮。

  • 胃胀

    病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医醇賸义·胀》:“胃为水谷之腑,职司出纳。阴寒之气上逆,水谷不能运行,故腹满而胃痛,水谷之气腐于胃中,故鼻闻焦臭,

  • 内补黄芪汤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黄芪(盐水炙)二钱,熟地黄(酒拌)、人参、茯苓、炙甘草各五分,芍药(炒)、川芎、官桂、远志(去心,炒)、当归(酒拌)各八分,麦门冬(去心)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

  • 鱼睛不夜

    病证名。指目珠若金鱼睛之突出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目如火,胀于睑间,不能开闭,若野庙凶神与花缸变鱼之目,凸起定凝,故曰鱼睛不夜。”即鹘眼凝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