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为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多因肺胃火炽,薰灼咽喉,或血分伏火上攻所致。症见喉关或内或外,红肿疼痛,或有口臭、口干苦、便秘溲黄等。治宜清解热毒,凉血消肿。方用清咽润燥汤、银翘散或犀角地黄汤等加减。若
经穴名,代号BL14。亦称阙俞,出《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
病证名。指宿食积滞不消而引起的呕吐。《证治准绳·幼科》:“积吐,眼胞浮,面微黄,足冷肚热,昼轻夜重,儿大者脉沉缓,此宿冷滞脾,故吐黄酸水;或有清痰,脉实而滑,为食积所伤,吐酸馊气;或宿食并出,儿小者,
指脏腑之应地势部位。《灵枢·九针论》:“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难经·四难》:“脾者中州。”
【介绍】:清医生。字恕子。四川叙永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秀才。志以医药济人,治学推崇喻嘉言,但不泥于一家。认为“学医贵在集众方之长而为己长”。临诊精思细察,处方遣药当机立断。兼善诗文,惜年未40
病证名。指过食瓜果菜蔬而致积滞泻利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果菜积,多食果菜成积,不时泻利,腹中若有傀儡也。宜丁香、麝香、肉桂。方用妙应丹,桂香丸,平胃散加丁、麝。”亦有过食瓜果致痢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气血少弱,骨木不荣,由肾气未成,肝肺壅热上冲于脑,遂令发枯,骨髓不足而囟不合。即解颅,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
病名。见《喉科秘诀》卷下。又名崩砂风。多由阳明火毒上攻牙齿所致。主要症见为牙缝疼痛,臭烂出血。治宜解毒、泻火、凉血。可选用清胃散、犀角地黄汤等加减。参见崩砂风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