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外科枢要》卷。因患疮疡过用克伐之剂,或脓血排泄过多,或吐泻致精血消耗,阳气虚衰而引起。其证可见畏寒头疼,咳逆呕吐,耳愦目蒙,小便难,泻利肠鸣,里急腹痛,阳缩、冷汗,牙齿浮动,肢体麻痹,厥冷身
见《圣济总录》。即赤芍药,详该条。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膏伤珠陷,谓珠觉低陷而不鲜绽也。非若青黄凸出诸漏之比。”“盖内有所亏,目失其养,源枯络伤,血液耗涩,精膏损涸之故。”(《证治准绳·杂病》)。泛指因目疾而引起的目内陷,参见该
病证名。指因气血虚弱,冲任失固,导致血崩。治法:崩中不止,所下血块色紫者,用《妇人良方大全》小蓟汤;崩血无度虚损羸瘦者,宜《千金要方》鹿茸散。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复苏心脏的急救推拿法。在血液循环骤停(心搏骤停、心室纤维颤动和心脏收缩乏力等)时,使病员仰卧在硬板床上,医生双手重迭,用掌根部有节奏地压迫前胸胸骨正中线下半段心前区,以维持心脏排血功能,使大脑等重要脏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父亲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他年少时,先业儒,后随父学医,曾任太医院吏目。除继承家学外,更访贤请教,与名家研讨医术。编述较
病名。指疟发于足厥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治宜先用三黄石膏汤以祛暑邪,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参见三阴经
又称平旦服。即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都宜空腹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出《新修本草》。即樗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