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
指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多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出《素问遗篇·刺法论》。《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门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不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参见时疫、瘟疫、疫疠、时毒、大头瘟、绞肠瘟、疙瘩瘟、杨梅瘟等条。
指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多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出《素问遗篇·刺法论》。《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门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不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参见时疫、瘟疫、疫疠、时毒、大头瘟、绞肠瘟、疙瘩瘟、杨梅瘟等条。
见《安徽药材》。即牡荆茎,详该条。
【介绍】:见霍恺条。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故名。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即尺泽(肺)、曲池(大肠)、足三里(胃)、阴陵泉(脾)、少
证名。指瞳神散大。《银海精微》:“瞳人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黄仁展则瞳人小,黄仁缩则瞳人大,……肝受风而不展辘轳,则瞳人环圆也,随肝轮而缩,觉见瞳人大不收,号曰辘轳展开症。”治宜祛风涤痰,用僻巽绽子加减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脐中出水,旋变作虫行之状,绕匝周身,扒搔不尽,用苍术浓煎汤浴之,仍以苍术细末入麝香少许调服。”
①泛指自然气候,《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②六淫之一,《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详风条。
见《贵州草药》。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五种具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见《伤寒论》。道家以韮、薤、蒜、芸苔、胡荽为五辛,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阿魏)、慈葱、茖葱为五辛。《伤寒论》所言之五辛当指韭、薤、蒜、芸苔、胡荽而言。
五更泄的一种。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逆化火所致。《症因脉治·肝火五更泄泻》:“胁肋常痛,痛连小腹,夜多不寐,每至五更,小腹左角一汛,急欲登厕,火性急速,一泻即止。”脉多弦数或洪大。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