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生气

生气

①生发和增强元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参见少火生气条。②春天的生发之气,为万物生长所必需。③元气。《难经·八难》:“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参见元气条。④泛指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素问经注节解》:“生气者伺?生生之气,阳气也。”

猜你喜欢

  • 麻风疮

    病证名。出清·朱丹山《麻疹集成》。指小儿麻疹收没之后,遍身生疮,痒甚,心烦等。多由麻疹余毒未清,复感风邪所致。治宜疏风解毒。用消风散或大连翘饮加减。

  • 坐生

    指臀位产。李小有《胎产护生篇》:“产育三难,……有先露臀而曰坐生。”详坐臀生条。

  • 姚最

    【生卒】:535~602【介绍】:南北朝北周医家。字士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名医姚僧垣次子。姚最自幼聪慧,博通经史,年十九随父入关,授齐王府水曹参军。初不学医,天和(566~571)中,奉武帝

  • 面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手术。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如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可选取股点,胃切除术可选取胃点等;并

  • 阳庆

    见公乘阳庆条。

  • 冲气犯肾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必寒起,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能进。下之腹胀满,卒起头晕,食则清谷不化,心下痞,皆冲气犯肾,肾受其害,且肾主五液,汗

  • 泡服

    煎服法之一。即焗服。对含有挥发油或容易出味,用量较少,久煎失效的药物,如西红花、肉桂、番泻叶等可用泡服法。泡时用半杯开水或将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加盖,以减少挥发油的挥发)。

  • 惊风

    病名。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证候为其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

  • 附分

    经穴名。代号BL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之会。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

  • 扫叶庄医案

    书名。4卷。清·薛雪撰。本书以内科时病、杂病为主,兼有外、妇、儿科治案,案语简明。薛氏擅长于湿热病,对其病因、病理、治法分析尤详,有独到的见解。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