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

功能主治温脾胜湿。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备注肾受冷湿,着而不去,而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甘草汤、肾着汤、除湿汤、苓姜术甘汤、茯苓干姜白术甘草

处方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药理作用对肠管的兴奋作用《经方研究》:王培忠等报道,甘姜苓术汤的水煎液在小量时对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加大剂量后,其兴奋作用未见明显加强。认为其水煎液兴奋肠管的作用与剂量关系不大。

功能主治暖土胜湿;补土制水,散寒渗湿;温脾化湿。主肾着。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用法用量甘姜苓术汤(原书同卷),甘草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肾着汤(《千金》卷十九)、除湿汤(《三因》卷九)、苓姜术甘汤(《类聚方》)、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奇正方》)。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

各家论述1.《医方考》:肾着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此方主之。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着。腰为肾之府,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着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阳之令,燥能胜湿,阳能曝湿,故象而用之;白术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

2.《金匮要略心典》: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临床应用1.肾着:杜某,女,52岁。腰痛,腰部重倦有冷痹感,两侧髓关节痛,行动拘急痛,俯仰困难,四肢倦怠无力已5月余,治疗无效。诊其脉沉迟,此肾着证也,肾虚而寒湿所侵,腰受冷湿着而不去,治宜温通驱寒湿为治,拟用肾着汤。白术1两,云苓1两,干姜1两,炙甘草5钱,2剂,清水3钟,煎至1钟,温服。后以原方加桂枝尖、杜仲,共进8剂而愈。

2.半身出汗:本方治疗半身出汗12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半年;有布氏杆菌病史者2例,风心病史1例,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3例。病者皆有脾阳不足,寒湿内盛的症状,如汗出、身冷、畏寒等。结果治愈9例,好转3例。服药最少2剂,最多12剂。

3.滑精:一士人,年73,平生小便频数,腰冷如坐水中,厚衣覆盖而坐,精液时泄不自禁,诸治并无效,如此已10余年矣。余诊之,心下悸,即与此方而痊愈。

4.带下:丁某,女,44岁。带下年余,近半月来加重,色白清稀,绵绵不绝,少腹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酸,舌胖苔白,脉小略滑。乃寒湿阻滞胞宫。药用茯苓白术各30g,干姜甘草各10g,苍术20g,煎服。4剂后,带下明显减少,腰痛、头晕明显好转。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虎杖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虎杖散药方名称虎杖散处方虎杖45克 桂心30克当归30克赤芍药30克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藭30克枳实30克(微炒微黄)羌活

  • 快透散

    药方名称快透散处方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炙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痘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 蝮蛇地丁洒

    药方名称蝮蛇地丁洒处方蝮蛇1-2条,紫花地丁1两。制法取活蝮蛇置于瓶中,加入70%乙醇或60度白酒1000ml,加紫花地丁,封口,置于阴凉处,约3个月后即可使用,放置时间愈长愈好,药液用完后可随时添加

  • 调气温胃丸

    药方名称调气温胃丸别名温胃丸处方半夏(汤洗7遍,培干)2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1分,高良姜1分,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蜜1两,枣肉1两,生姜自然汁

  • 阴毒内消散

    药方名称阴毒内消散处方麝香6克轻粉9克丁香3克 牙皂6克 樟冰12克 腰黄9克 良姜6克肉桂3克川乌9克 甲片9克 白胡椒3克乳香6克(去油)没药6克(去油)阿魏9克(瓦炒去油)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

  • 救阳汤

    药方名称救阳汤处方川乌头4两,干姜4两(捣碎,同炒转色)。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微阴性,风寒侵袭,真气暴衰,形寒脉结,神识不明,心胸痰满,呕逆清涎,头目昏眩不觉,倦卧,自汗不止,饮食不入,下利频并,

  • 减半麻黄汤

    药方名称减半麻黄汤处方紫苏叶3钱,薄荷3钱,粉葛根3钱,麻黄1钱,人参2钱,酒黄芩3钱,淡豆豉2钱,桂枝1钱,木通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年老伤寒,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此方麻黄、桂

  • 化块丸

    药方名称化块丸处方海粉(酒煮)1两,三棱1两,蓬术(并醋煮)1两,红花1两,桃仁1两,五灵脂1两,香附子1两,石碱5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痞块及血块。用法用量每服20-50丸,

  • 辛夷汤

    药方名称辛夷汤处方辛夷(去毛)甘菊花(去枝叉)吴白芷前胡(去芦头)川芎薄荷叶(去土)石膏白术赤茯苓(去皮)生干地黄陈橘皮(去白)各30克甘草(炙)60克制法上药同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热邪壅肺,肺气不利,

  • 大黄散

    《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大黄散药方名称大黄散处方大黄120克黄连120克黄芩12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用法用量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亦可为丸服。摘录《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