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痈

牙痈

病名。又名附牙痈牙蜞风。多由阳明胃经火毒郁而不宣,上攻牙龈所致。症见牙龈深处肿起,胀硬,焮红疼痛,甚则肿连腮颊,或发寒热口臭便秘。《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边生痈者如豆大,此脾胃二经火也。宜用小刀点破,搽以冰片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牙痈胃热牙床,寒热坚硬痛难当,破流脓水未收口,误犯寒凉多骨妨。”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本病相当于今之牙周脓肿之类疾患。

猜你喜欢

  • 董君异

    【介绍】:见董奉条。

  • 百叶草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 气乳

    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证治准绳》)。

  • 陈瑞孙

    【介绍】:元代医家。字廷芝。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温州路医学正,与其子宅之同著《难经辨疑》,已佚。

  • 赤游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种。多系胎中受热所致。欲发之时,先身热啼叫,惊搐不宁,次生红晕,皮肤赤肿,由小渐大,其色如丹,游走无定。起于腹背,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治宜清

  • 青蒿蠹虫

    出《本草纲目》。又名青蒿虫。为寄居于菊科植物青蒿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镇痉熄风。治急、慢惊风,对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脑膜炎的痉挛抽搐有效。内服:入丸剂。

  • 带下赤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 大节

    ①大关节。《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②指、趾的第一节。

  • 草木图会

    书名。12卷。明·王思义撰。约成书于15世纪。本书即《三才图会》内容之一。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共收录植物(草木类,主要是药用植物)531种。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后记该植物的产地、形状,别名及性味

  • 妊娠期

    指妇人自怀孕起,至分娩前的全过程,称为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