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宣

牙宣

病证名。又名龈宣,牙断宣露。症见齿龈先肿,继而龈肉日渐萎缩,终致牙根宣露,或齿缝出血或溢脓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此证牙齿缝中出血。上牙属脾,下牙属胃。”《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牙宣初起肿牙龈,日渐腐颓久露根,恶热恶凉当细别,胃经客热风寒侵。”多由:①阳明胃经积热与风寒之邪相搏,致热欲宣而不得,邪欲行而复止,壅滞牙龈,则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宣露其根。治宜表散寒邪,清胃泻火。可选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化裁。②肾气虚衰致齿龈萎缩,齿牙动摇欲落者,老人常见之。如《医学入门》:“齿龈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培补肾元,方用肾气丸加减。本病相当今之慢性牙周炎、牙龈萎缩等。此外,亦有谓齿衄为牙宣者。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即是。

猜你喜欢

  • 随息居饮食谱

    食疗著作。1卷。清·王士雄撰。刊于1861年。本书收录供食疗的药物330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七类,对各药的性能及其医疗用途、处方等均有较详细的说明。现有《潜斋医书五种》本。

  • 表虚证

    证名。指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之气不和所致的表证。《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虚者,或为多汗,或为肉战,或为怯寒。”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发表,用桂枝汤等方。亦指慢性疾患的汗

  • 虚静

    气功术语。指练功中不起杂念,意识思维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性命圭旨全书·天人合发·采药归壶》:“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

  • 割刀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作(见图125)。睑废、拳毛倒睫等使用竹夹后,卸夹时,用之割除干枯之皮肉,或割除攀睛胬肉等。图125

  • 两胁里急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 牛眼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湿毒流注。详该条。

  • 伤寒失声

    病证名。系指由伤寒邪客于肺系,肺气壅塞所致之失声。《诸病源候论》卷八:“邪客于肺,肺主声,而通于气,今外邪与真气相搏,真气虚而邪气胜,故声为之不通也。”治宜散寒祛邪。若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者可选用九味

  • 胎产新书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 重插轻提

    即紧按慢提。见该条。

  • 许梦熊

    【介绍】:明代医生。字环山。祖籍江苏金陵。祖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迁居于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以医术在当地闻名,主张依五行原理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