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海风藤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

药材名称海风藤

拼音Hǎi Fēnɡ Ténɡ

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

别名爬岩香、风藤

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藤茎。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上生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灰黄色,导管孔多数,射线灰白色,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香,味微苦、辛。

炮制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海风藤

药材名称海风藤

拼音Hǎi Fēnɡ Ténɡ

别名风藤、巴岩香(《中药志》)。

出处《本草再新》

来源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藤茎。8~10月割取藤茎,除去根及叶,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缘藤本,全株有特殊香气。茎灰色,略扁,有关节,表面具纵沟;枝通常两分歧,关节处常生有不定根。叶互生,有长柄,叶片狭卵形至卵形,长5~8.5厘米,宽2.8~4.5厘米,先端长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全缘,质稍厚,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常散生白色软毛,叶脉5~7条。穗状花序生于枝梢,与叶对生,长2~8厘米,直径2.5~3毫米,下垂;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苞片盾状;雄蕊3枚,罕为2枚,花药2室;雌蕊1枚,子房上位,1室。浆果近球形,熟时红色,直径3~4毫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岸或深山的树林中。分布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主产福建、浙江及台湾等地。

性状干燥藤茎呈长圆柱形而扁,微弯曲,长15~60厘米,直径3~7毫米。表面粗糙,灰褐色或褐色,有纵向纹理。节膨大,节间长4.5~9厘米,节上不定根长短不等。横断面韧皮部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放射状排列,木部灰黄色,有许多小孔,射线灰白色,木质部与韧皮部交界处有小洞,故横切面边缘可见小洞成环状,中央有灰褐色髓。质轻而脆,折断时纤维状。气清香,味辛。以茎条粗壮、均匀、气香者为佳。

化学成分茎、叶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蒌藤烯酮、细叶青蒌藤醌醇、细叶青蒌藤酰胺,其中细叶青蒌藤素含量最高,并且有阻抑肿瘤的作用,此外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挥发袖主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香桧烯、莰烯、异细辛醚。

炮制原药放清水中浸30~60分钟,取出放箩内润16~24小时,切片,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中药志》:"辛,微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

①《本草再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

②《浙江中药手册》:"宣痹,化湿,通络舒筋。治腿膝痿痹,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海风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红牛膝地乌龟。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海风藤、追地风各二两。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全展选编·内科》)

备注浙江、福建、湖南等地尚有以山蒟的藤茎作海风藤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风藤

药材名称海风藤

拼音Hǎi Fēnɡ Ténɡ

英文名Kadsura Pepper Stem

别名满坑香、老藤、大风藤、岩胡椒

出处出自《本草再新》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kadsura (Choisy)Ohwi[P.futokadsur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割全株,洗净,晒干。

原形态风藤木质藤本。茎有纵棱,幼时被疏毛,节上生根。叶近革质,具白色腺点,卵形或长卵形,长6-12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稀钝圆,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短柔毛,叶脉5条,基出或近基部发出;叶柄长1-1.5cm,有时被毛;叶鞘仅限于基部具有。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3-5.5cm;总花梗略短于叶柄,花序轴被微硬毛;苞片圆形,近无柄,盾状,直径约lmm,上面被白色粗毛;雄蕊2-3枚,花丝短;雌花序短于叶片;总花梗与叶柄等长;苞片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相同;子房球形,离生,柱头3-4,线形,被短柔毛。浆果球形,褐黄色,直径3-4mm。花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林中,常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藤扁圆柱形,微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有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有灰黄色与灰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及多数小孔,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香,味做苦、辛。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小形,角质层突起呈浅齿状。皮层最外侧为2-3列厚角细胞,内侧有2-3列纤维排列成断续的环;石细胞偶见;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维管束20-30个,环列,韧皮部外方有l-5列纤维排列成冠状,与束间部位的石细胞联结成环;木质部导管大。环髓纤维4-6列,髓部维管束4-9个排成1轮,髓中央有粘液道。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砂晶和小方晶。

化学成分风藤茎含细叶青萎藤素(futoxide),细叶青萎藤烯酮(futoenone),细叶青萎藤醌醇(futoquinol),细叶青萎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挥发油。

药理作用海风藤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狗心肌缺血区侧枝血管阻力,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有较好的疗效。海风藤提取物可以拮抗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并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海风藤的这种效应可能与其中风藤烯酮与PAF的拮抗作用有关。PAF(血小板激活因子)提示海风藤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中药。

鉴别理化鉴别(l)取本品粉末少许于载玻片上,加适量乙醇湿润,待稍干后,加水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针状结晶析出,加稀硫酸则溶解。(检查胡椒碱)(2)取本品己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在365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

炮制原药放清水中浸30-60分钟,取出放箩内润16-24小时,切片,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海风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红牛膝地乌龟。泡酒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海风藤、追地风各二两。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全展选编·内科》)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玉屑

    药材名称玉屑拼音Yù Xiè别名白玉屑(《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矿物软玉的碎粒。原形态为致密或细粒的块状。白色至淡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多片状,具灿烂之

  • 关木通

    《中国药典》:关木通药材名称关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本品为马兜

  • 鸡屎树

    药材名称鸡屎树别名粗叶树、粗叶木、木鸡屎藤、树鸡屎藤、鸡屎木来源茜草科鸡屎树Lasianthus chinensis Bent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化学成分叶含豆甾醇、β-谷

  • 紫贝

    《中药大辞典》:紫贝药材名称紫贝拼音Zǐ Bèi别名文贝(《南州异物志》),砑螺(《本草图经》),紫贝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或绶贝等的贝

  • 豆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药材名称豆叶参别名川南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

  • 黄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茄花药材名称黄茄花拼音Huánɡ Qié Huā别名格纹叶木槿、野棉花来源锦葵科黄茄花Hibiscus cancellatus Roxb.,以根、花入药。生境

  • 毛木树叶

    药材名称毛木树叶拼音Máo Mù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wallichii Choisy采收和

  • 青琅玕

    药材名称青琅玕拼音Qīnɡ Lánɡ Gān别名石珠、青珠、石栏干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角珊瑚科动物鹿角珊瑚群体的骨骼及其共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ropora pulchra(Brook)2.A

  • 芋头

    《中药大辞典》:芋头药材名称芋头拼音Yù Tou别名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本草

  • 水榆

    药材名称水榆拼音Shuǐ Yú别名花楸、千筋树来源蔷薇科水榆Sorbus alnifol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甘肃、华北、华东、中南、四川。功能主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