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虚眩晕

气虚眩晕

病证名。《症因脉治·内伤眩晕》:“气虚眩晕之症,气虚阳虚也。其人面色白,身无热,神识清爽,言语轻微,二便清利,时或虚阳上浮,头面得火,眩晕不止。”《医略六书·眩晕》:“劳倦伤脾,清阳下陷,眩晕倦怠,此劳役人多气虚眩晕。”治宜益气为主。肺气不足者,人参生脉散四君子汤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汤心气不足者,酸枣仁汤肾气不足者,都气丸;若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肾气丸鹿角胶。亦有因肾不纳气引起。《医林绳墨·眩运》:“有醉饱房劳,损伤精血,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而上,此气虚而眩运也。”参见眩晕、肾虚眩晕条。

猜你喜欢

  • 太医院院使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始设于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阶正二品,以后各代略有增减,其官阶亦有变化。参见太医院条。

  • 似疟

    病证名。指如疟非疟的一类病证。《医贯·疟论》:“世间似疟非疟者多。世人一见寒热往来,便以截疟丹施治,一截不止则再截,再截而止,止而复发复截,以致委顿,甚或因而致毙者有之,是不可不辩也。经曰,阳虚则恶寒

  • 嘉祐本草

    见补注神农本草条。

  • 疏理

    皮肤腠理疏松。《素问·异法方宜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 鼠粘根

    出《延年方》。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 太阳

    ①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前关、当阳。本穴位置原载:“在外眥五分是。”《圣济总录》:“眼小眥后一寸。”《奇效良方》:“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今多据《圣济总录》结合《奇效良方》等,定位于外眼

  • 白花岩陀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 瘖门

    出《素问·气穴论》。即哑门穴。属督脉。位于后正中线,发际上5分处,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

  • 夜热

    证名。指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多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四顺饮子。”《兰室秘藏》

  • 都响

    【生卒】:十二世纪初【介绍】:北宋官吏。任修议郎,博学,兼通医,掌管太医院事务,常为人诊治病,多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