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桑蠹虫

桑蠹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桑蠹虫

药材名称桑蠹虫

拼音Sānɡ Dù Chónɡ

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

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桑蠹虫Apriona (Cerambyx) rugicollis Chevr.,以蛀孔内幼虫入药。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的幼虫亦同供药用。

生境分部南北栽桑地区。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强壮活血去瘀药,并有镇痉、镇痛之功。主治闭经,崩漏,赤白带下,乳汁不下,小儿痘疮不出,惊风搐搦,跌伤瘀血,腰脊痛,心腹气血坚满疼痛。

用法用量1~1.5钱,作丸剂或散剂。

备注成年天牛,亦入药。夏季捕捉,入沸水烫死,晒干备用。功能镇痛,活血祛痰。主治闭经及崩漏带下,乳汁不下,跌打瘀血等。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桑蠹虫

药材名称桑蠹虫

拼音Sānɡ Dù Chónɡ

别名蝤蛴(《诗经》),蝎、桑蠹、蛣崛(《尔雅》),桑蝎(《千金方》),桑虫(《本草图经》),蛀虫(《纲目》),桑蚕(《景岳全书》),铁炮虫(《动物学大辞典》),老母虫(《四川中药志》)。

出处《别录》

来源天牛科昆虫天牛、桑天牛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幼虫。冬季于桑、柳、柑橘等树干中捕取,捕得后,用酒醉死,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天牛"条。

生境分部产于四川;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干燥的虫体,呈长筒形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黄色。嘴部颜色较深,黄褐至黑褐色。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虫体外表常较粗糙,折断面呈黄白色。以粗壮、干燥、完整者、为佳。

炮制拣净杂质,和糯米八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贮存干燥处。

性味甘,平,有毒。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苦,气平。"

归经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

①《别录》:"主心暴痛,金疮内生不足。"

②《本草拾遗》:"桑蠹,去气,补不足,治小儿乳霍。"

③《日华子本草》:"治胸下坚满,障翳瘀膜,风疹。"

④《纲目》:"治小儿惊风,口疮,风疳;妇人崩中,漏下赤白,堕胎下血,产后下痢:""柳蠹虫,功同桑蠹。"

⑤《握灵本草》:"治痘疮倒靥用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崩中漏下赤白:桑蝎烧灰,温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②治堕胎下血不止: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普济方》)

③治痘疮不发及痈疽不溃:桑蠹虫一、二条,捣,黄酒冲服。(《本草推陈》)

各家论述①《景岳全书·疽疹诠》:"桑虫用以发痘,尝遍考《本草》、痘疹诸书,皆所不载,及审其性质,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耳。惟其有毒,所以亦能发痘;惟其寒湿,所以最能败脾。且发痘者,不从血气而从毒药,痘虽起而中则败矣,此与揠苗者何异。矧以湿毒侵脾,稚弱何堪,故每见多服桑虫者,毒发则唇肤俱裂,脾败则泄泻不止。前之既覆,后可见矣。"

②《本经逢原》:"桑蠹虫,治痘疮毒盛白陷不能起发者,用以绞汁和白酒酿服之即起。但皮薄脚散及泄泻畏食者服之,每致驳裂而成不救.不可不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桑蠹虫

药材名称桑蠹虫

拼音Sānɡ Dù Chónɡ

英文名Larva of Long-horned beetle

别名蝤蛴、蝎、桑蠹、桑蝎、桑虫、蛀虫、桑蚕、铁炮虫、老母虫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纲目》: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似蚕而在树上食叶者为ZHU;似ZHU而小,行则首尾相就屈而后伸者为尺蠖;似尺蠖而青小者,为螟蛉。三虫皆不能穴本,至夏惧羽化为蛾,惟穴木之蠹,宜入药用。各木性味,良毒不同,而蠹亦随所居所食而异,未可一概用也。古方用蠹,多取桑、柳、构木者,亦各有义焉。

2.《本经逢原》:桑蠹虫,色白带黄,而腹中无秽,挼之无水者为真。若头硬而腹中不净者,即杂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天牛科动物桑天牛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or2.Apriona germari(Hope)

采收和储藏:冬季于桑、柳、柑 橘等树干中捕取,用酒醉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1.星天牛,全体黑色,有金属光泽。具有小白斑点。触角第3-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另有瘤状突起,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排成不整齐的5横行。

2.桑天牛,体黑色,全身密被绒毛。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3节,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额狭,复眼下叶大而横阔。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中央具细尖刺突,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鞘翅中缝、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足细长,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内侧有纵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活动于苹果、梨、樱桃、花红、柳、白杨、桑及榆树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呈长筒状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黄色。嘴部颜色较深,黄褐色至黑褐色。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虫体外表常较粗糙,折断面为黄白色。

炮制拣净杂质,和糯米人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贮存干燥处。

性味味苦;性温;有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止血;解毒。主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晴;痘疮毒盛不起;痈疽脓成难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孕服禁服。

复方①治崩中漏下赤白: 桑蝎烧灰,温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②治堕胎下血不止: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普济方》)③治痘疮不发及痈疽不溃: 桑蠹虫一、二条,捣,黄酒冲服。(《本草推陈》)

各家论述1.《景岳全书·痘疹诠》:桑虫用以发痘,尝遍考《本草》、痘疹诸书,皆所不载,及审其性质,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耳。惟其有毒,所以亦能发痘;惟其寒湿,所以最能败脾。且发痘者,不从血气而从毒药,痘虽起而中则败矣,此与揠苗者何异。矧以湿毒侵脾,稚弱何堪,故每见多服桑虫者,毒发则唇肤惧裂,脾败则泄泻不止。前之既覆,后可见矣。

2.《本经逢原》:桑蠹虫,治痘疮毒盛白陷不能起发者,用以绞汁和白酒酿服之即起。但皮薄脚散及泄泻畏食者服之,每致驳裂而成不救,不可不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雪猪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猪骨药材名称雪猪骨拼音Xuě Zhū Gǔ别名大旱癞、土拨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ds),以骨

  • 假刺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药材名称假刺藤别名乌肺叶来源紫金牛科假刺藤Embelia scandens (Lour.) Me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敛肺

  • 牛西西叶

    药材名称牛西西叶拼音Niú Xī Xī Yè别名酸模叶、金不换叶、羊铁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巴天酸模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patientia L.采收和储藏:植物生长茂盛时采收,鲜

  • 《全国中草药汇编》:藕药材名称藕拼音ǒu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根状茎。秋冬采挖,多生用。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咯血,

  • 蜘蛛网

    《中药大辞典》:蜘蛛网药材名称蜘蛛网拼音Zhī Zhū Wǎnɡ别名蜘蛛膜(《千金方》),蜘蛛丝(《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的网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蜘蛛"

  • 盐蛇

    药材名称盐蛇拼音Yán Shé别名树蜥蝎(《动物学大辞典》),篱筒马、午时逢(《陆川本草》),雷公蛇(《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季捕

  • 柳杉叶

    药材名称柳杉叶拼音Liǔ Shā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

  • 云南小草蔻

    药材名称云南小草蔻拼音Yún Nán Xiǎo Cǎo Kòu别名小麦黄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舞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bbbatacemosaSmith[G.orixensisRox

  • 水牛尾

    《中药大辞典》:水牛尾药材名称水牛尾拼音Shuǐ Niú Wěi出处《食医心镜》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尾巴。功能主治《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尾条,洗去毛,细切作腊

  • 山驴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驴骨药材名称山驴骨拼音Shān Lǘ Gǔ别名山驴子骨、鬣羚、苏门羚来源偶蹄目牛科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milneedwardsi David,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