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久延不愈、比较顽固的疾病。痼疾与卒病相对而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经穴名。代号KI1。出《灵枢·本输》。别名地冲。属足少阴肾经。井(木)穴。位于足掌心,第二、三跖骨间,当路足时呈凹陷处;或于足底中线的前、中1/3交点处取穴。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主治昏厥,
厥证之一,指肝气化风之厥。《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王冰注:“夫肝气为风,肾气陵逆,既风又厥,故名风厥。”《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肾风疝,外感之邪也。”参见风疝条。
腰痛之一。又称痰注腰痛。见《丹溪心法·腰痛》。详痰注腰痛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香茅。详该条。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指表邪已解,肠胃实热所致。症见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等。详伤寒腹胀条。
病症名。①感受南方山林间湿热瘴毒所致的一种温病。《诸病源候论·瘴气候》:“夫岭南青草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
病证名。出《颅囟经》。属肺疳重证。明·万全《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证治准绳》:“热发往来,形体枯槁,面无神采,无血色,名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补理第三方。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各六分,白芍药(酒炒)四分,陈皮六分,白术(土炒)、当归、党参、炙甘草各五分。水煎,空腹服,药渣再煎再服。治下痢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