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斜刺

斜刺

针刺方法之一。指进针时,针体与穴位皮肤呈60°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骨骼边缘和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常使用。斜刺时,采取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方向,则根据具体穴位或补泻要求而定。

猜你喜欢

  • 五反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眼反、唇反、舌反、项反、脚反。为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

  • 毛窍血出

    证名。亦称脉溢。《医学入门》卷八:“毛窍血出,节次若血不出,皮膨胀如鼓,须臾眼鼻口被气胀合,此名脉溢。饮生姜汁、水各一二盏即安。”

  • 通理汤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茯苓、桑皮各二钱,白术、枳壳、橘红、半夏、厚朴、砂仁、青皮各一钱,薏苡仁四钱,苏子一钱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三焦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使人多涕吐,面浮气逆。

  • 湿热痉

    病名。指由湿热病传变所致的痉症。多因湿热挟风,侵入筋脉;或邪入手足厥阴,热盛动风所致。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秦艽、威灵仙

  • 大草鞋虫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陆之别名,详该条。

  • 鼻疳蚀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疳疮。详该条。

  • 赤面风

    病名。为一种面部皮肤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心、肝二经血气上壅,复感风热,郁阻肌肤而成。初起面部发痒,继则灼热肿胀。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加银花、连翘或升麻解毒汤(《外科活人定本》:白

  • 胁痛里急

    证名。指胁肋部疼痛,拘急不舒。多由受寒血虚所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尤在泾注:“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

  • 百谷丸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 金疮

    病名。见《金匮要略》卷中。即金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