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撮风散

撮风散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螟蚣半条(炙)钓藤7.5克朱砂僵蚕(焙)血蝎梢各3克麝香0.2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熄风,除痰,止痉。主初生儿心脾有热,兼痞风邪,致患撮口,症见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强唇膏,面青目黄,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现用于新生儿破伤风,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者。

用法用量每服0.25克,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普济方》卷三六○: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白僵蚕7个,朱砂1钱,麝香1字(上4味别研),川乌(炮)1钱,半夏(姜制)1钱,南星(姜制)1钱,钩藤1钱,天麻(炮)1钱,荆芥穗1钱(同研和前药)。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撮口风。

用法用量用猪乳,或竹沥,或用东引槐枝10根,各5寸,入火煨出津液,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内浸,以槐枝点药滴入口中。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直指小儿》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钩藤1分,朱砂1钱,直僵蚕(焙)1钱,蝎梢1钱,麝1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撮口。

用法用量每服1字,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猜你喜欢

  • 酒浸芍药散

    药方名称酒浸芍药散处方芍药5两,生地黄(切,焙)3两,虎骨(酒浸,炙)2两。制法上为粗散。以酒1升,浸1宿,焙干,再捣罗为散。功能主治骨极,骨髓中疼。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腹温酒调下。日午、夜卧再服。

  • 地龙饮

    药方名称地龙饮处方生地龙3条(研细)。功能主治瘴疟、诸疟,大热烦躁。用法用量《理瀹》本方用法:涂胸口。如热炽,加脑子少许。摘录《直指》卷十二

  • 加味乌荆丸

    《三因》卷十六:加味乌荆丸药方名称加味乌荆丸处方川乌(汤洗,浸3、5次,去皮尖,焙干称)半斤,荆芥穗半斤,杜当归(水浸3日,洗,焙干称)1斤,薄荷5两。制法上为细末,好醋煮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卯戍丸

    药方名称卯戍丸处方菟丝子(去沙,用无灰酒浸1宿,逼干,随饭蒸熟,入臼捣3、5、10下,取起焙干,净取)10两,枸杞子(去枝梗,拣净)10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疾。用法用量每

  • 君雷散

    药方名称君雷散处方使君子肉(黑油者不用)1两,白雷丸(赤者不用,煮胖,竹刀刮去皮脐,用苍术同煮10-20滚,去术)8钱半,生甘草8钱。制法入罐煮烂,焙末,用老鸡肝(不见水一个,男雌女雄,忌铁),入前药

  • 桔梗半夏汤

    《医效秘传》卷三:桔梗半夏汤药方名称桔梗半夏汤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桔梗。功能主治腹胀满。正虚邪胜,阴阳不和,清浊相混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医效秘传》卷三《圣济总录》卷二十五:桔梗半

  • 栀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栀子散药方名称栀子散处方栀子仁15克 子芩30克龙齿60克石膏60克钩藤30克 吴蓝30克 川大黄90克(锉碎,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痫,昏迷不知人,嚼舌仰目

  • 除湿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丹药方名称除湿丹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葶苈、乳香、没药,各一两。牵牛(五钱),大戟(炒.三两)、陈皮(去白.四两)。炮制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导水饼

    药方名称导水饼处方真水银粉2钱,巴豆肉(研去油)4钱,生硫黄1钱。制法上研成饼,令匀。功能主治去水。主肿胀。用法用量先用新绵铺脐上,次以饼当脐掩之,外用帛缚。如人行3-5里,自然泻下恶水,待行3-5次

  • 大慎火草散

    药方名称大慎火草散处方慎火草2两,白石脂2两,鳖甲(炙)2两,黄连2两,细辛2两,石斛2两,芎?2两,干姜2两,芍药2两,当归2两,熟艾2两,牡蛎(熬)2两,禹余粮2两,桂心1两,蔷薇根皮4两,干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