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撮口

撮口

病证名。脐风三证之一。又名撮风。以口唇收缩,撮如鱼口为主症。系母体脏腑有热,令胎儿心脾受灼,生后又为风邪所袭而然。一般妨碍吮乳,舌强唇青,面色赤黄,口涎痰满,气息喘促,啼声不出,甚至腹现青筋二便秘结身热多惊,手足抽搐。《幼科发挥》:“撮口证儿多啼,口频撮者,此脐腹痛也,可用雄黄解毒丸。”气喘痰盛的,宜豁痰通窍,用辰砂僵蚕散;腹痛便秘的,宜通便开结,用紫霜丸;身热多惊的,宜清热镇惊,用龙胆汤;手足抽搐的。宜熄风镇痉,用撮风散

猜你喜欢

  • 七抱三撑

    气功术语。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

  • 陈毓仁

    【介绍】:见陈实功条。

  • 急喉风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

  • 半边伞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 短骨

    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

  • 保婴撮要

    儿科著作。20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10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变蒸、五脏主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此系薛铠原作,并由薛己补入其临床的医案部分。后10卷论述有关幼

  • 内庭

    经穴名。代号sT44。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或于二、三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发热,头痛,牙痛,

  • 圆癣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其里亦生虫。”多由湿热外邪侵袭皮肤或接触传染而得,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处。病损为钱币状圆形红斑,边缘清

  • 水瓮菜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

  • 羊角菜

    见《救荒本草》。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