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平补平泻

平补平泻

①指先泻后补的补泻方法。《神应经》:“……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②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而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故亦称调和法。现今多以中等强度的捻转、提插为平补平泻。用以治疗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

猜你喜欢

  • 枣花白陷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 风车草

    见《江西草药》。为四叶草之别名,详该条。

  • 药对

    书名。①指《雷公药对》。详该条。②北齐·徐之才撰。书目见《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2卷。此书一般认为是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嘉祐本草》称此书“以众药名品,君臣佐使,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

  • 产后产户痛

    见《王节斋公胎产》。即产后阴痛。详该条。

  • 肾精

    指肾脏所藏的元精,属肾阴的范围。

  • 行令

    相当于古代行政官级。运气学说中喻岁会的职级在天符与太乙天符之下。《素问·六微旨大论》:“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张景岳注:“执法者位于上,犹执政也;行令者位乎下,犹诸司也;贵人者,统

  • 绦虫病

    病证名。由生食猪、牛、鱼肉引起。绦虫长盈丈,节片构成,寄生在小肠内,绦虫尾端节片常脱落后随大便排出,长寸许,故又叫寸白虫。《太平圣惠方》:“其虫发动,则伤人脏腑,饮食不成肌肤。”轻者无自觉症状,较重者

  • 血热经行先期

    病证名。亦名血热经早。包括虚热、实热两种。实热者,多因素体内热,过嗜辛辣食物,或感受热邪,以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症见经期提前七、八天以上,血量较多,色紫红,稠粘,心烦口渴,喜凉饮,大便秘,小便黄等。

  • 结脉

    脉象之一。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主阴盛气结,气壅痰滞,积聚癥瘕。《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

  • 胎前吐血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吐血气紧,日夜不得安卧,宜服紫苑汤治之。”即妊娠吐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