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平胃散

平胃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

药方名称平胃散

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

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平胃散

药方名称平胃散

别名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

处方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甘草30克(炙黄)

制法上药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治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佐;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猜你喜欢

  • 金蟾丸

    《圣惠》卷八十六:金蟾丸药方名称金蟾丸处方干蟾1枚(大者;涂酥炙令焦黄),胡黄连1分,地龙半两(微炒),朱砂1分(细研),蛇蜕皮灰1分,雄黄1分(细研),天竺黄1分(细研),蝉壳1分(微炒),麝香半两

  • 八卦串

    药方名称八卦串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黄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患雅补》卷二

  • 胡椒馄饨

    药方名称胡椒馄饨处方胡椒半两,干姜(炮)半两,诃梨勒皮4个。功能主治气痢。用法用量上为末,取精羊肉4两,细切和药,以面裹作小馄饨子,煮熟,空腹食之。以饱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二龙大串

    药方名称二龙大串处方尖槟榔4两,黑丑(头末)1两5钱,白丑(头末)1两5钱,锅灰1两,雷丸5钱,大黄1两5钱,枳壳1两,莪术8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追虫打积。主水肿,小儿腹大肚疼。用法用量每服3钱,

  • 五珍丹

    药方名称五珍丹处方天南星(炮)白僵蚕(炒,去丝,嘴)川乌头(炮,去皮、脐)蝎梢(用糯米炒黄黑色,拣去米不用)半夏(切片,汤浸七遍)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每30克作15丸。功能主治治中风

  • 百草血余棕灰散

    药方名称百草血余棕灰散处方陈棕灰1两,百草霜1两,头发灰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酒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化息散

    药方名称化息散处方雄黄5分,枯矾5分,苦丁香3钱(鲜的取汁)(一方加轻粉、细辛,犬胆调)。功能主治鼻息、鼻痔。用法用量上为末。调稀,搽在患处。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二圣救苦丸

    《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药方名称二圣救苦丸别名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三十)处方锦纹大黄120克(酒拌,蒸,晒干)牙皂60克(猪牙者)制法上二味,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主伤寒、瘟

  • 辰胶散

    药方名称辰胶散处方阿胶(炒)、蛤粉各等分,辰砂少许。制法上为末,和粉红色。功能主治小儿吐血。用法用量3岁1钱,藕汁和蜜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引《王氏手集》(见《永乐大典》卷一○三三)

  • 柴梗汤

    《医学入门》卷四:柴梗汤药方名称柴梗汤处方柴胡半夏黄芩甘草生姜大枣枳壳桔梗功能主治主胸胁痞满或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医学入门》卷四:柴梗汤药方名称柴梗汤处方小柴胡汤去人参合枳梗汤。